现状人口41.9万,新增人口18万。
2008年之前,结合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严格控制新城新增用地的投放。以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土地为主,改造用地约5.4平方公里,新增用地约4平方公里。2008年之后,结合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进一步扩大远期发展战略性项目和用地的储备,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新增建设用地约14平方公里。至2010年,通州新城城市建设总用地6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新城发展框架。
第132条 近期建设重点
依据新城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明确近期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时序,主要任务是在2010年前,实施100项左右的重大工程,完成政府和社会投资500亿元左右,着重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新城框架,为落实新城功能定位、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积蓄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实现后奥运跨跃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建成一批带动能力强体现新城标准的重大功能性项目。
投资100亿元,建设实施主题公园项目,带动南部新城快速发展。投资3亿元,完成欧洲名品直销折扣店---东方狐狸城项目建设,2008年前投入运营。加快项目运作,采取多方融资方式,打造运河商务文化中心。在温榆河沿线建设与CBD功能互补风格迥异的商务园。在六环路东侧启动以医疗城为中心的集通州疾控中心、三级甲等医院等一批支撑新城高效运转的医疗康体项目。
(2)实施第二产业拓展战略。
通州新城空间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按照通州新城规划及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以西集工业版块作为通州二产拓展的聚集地和投资重点,2008年前,投资约3亿元,全面完成2.4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十通一平”的标准,并启动二期开发。同时按规划要求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实行大项目引进战略。在全区域范围内,狠抓北京烟草集团物流中心、现代家居制造业中心、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等一批关键性、战略性的产业项目,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迅速提升通州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
(3)加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高标准建设两广路延长线,提升朝阳北路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改善通州新城进京线路。启动M6线和S6线,加快中心城和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建设与首都机场的联络路,使首都机场与通州的联系更加便捷。启动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加快东三区快速通道建设。完成六环路辅路、运河滨河路、京榆旧路等城市交通干道建设,建设一级客货运枢纽,优化区内交通循环,改善区内交通环境。
完成通州20万吨新水厂建设。加快区域排水管网建设,及早实现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转。推广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完成东方化工厂水源置换工作。引进三河电厂热源,加快天然气管线建设,采用清洁能源联片集中供热。完成西田阳垃圾填埋厂和梨园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新建梁家务垃圾处理厂。完成永乐店、西集、台湖、漷县、徐辛庄、通州工业开发区、光机电基地七个110KV变电站建设,完善输电网络,保证电力供应安全和充足。
(4)全面启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高品质、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提高新城的吸引力。落实名校办分校工程,完成北京二中、育才中学、史家胡同小学通州分校建设;加快科研院所的聚集,启动北工大实验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的建设;完成北京中医通州医院的建设,完善乡镇级卫生院及社区便民医疗服务站;建设运河博物馆及通州科技大厦;在中心城区投资建设两大体育休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