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规划电力输送线路实现地下化,避免穿越断层线;使变电设施应尽量设置在防火区外;公共建筑物及避难场所应设置紧急电源。
(5)规划通信系统输送线路地下化,避免穿越断层线;通讯中心及储放紧急供给设备的建筑物应采用防震设计。
(6)规划输气线路应地下化,注意避免穿越断层线;要设置侦测漏气及紧急切断系统,使用自动化管制系统;使输送线路与电力线路保持至少3米以上距离;使输气站应设置在空旷地区或做防灾措施。
第120条 环境安全
(1)整治污染源,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2)对重点大气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对重点水污染源加大监控力度;对通州区重点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3)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和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第121条 公共卫生安全
(1)建立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医疗急救网络,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2)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122条 大型社会活动安全
(1)在大型活动场所规划建设中,要考虑抗震、消防、卫生防疫等安全标准以及恐怖活动的应对。
(2)大型社会活动实行安全许可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3)大型活动场所要设立安全疏导缓冲区,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123条 反恐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1)保证政府中枢机构、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脆弱区、人员高密集区等部门、设施和区域的安全。
(2)加强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化工、军工、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和设施的安全,在新城规划中增强其稳定性、隐蔽性和抗破坏性,防止其遭受恐怖袭击及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
(3)加强对各类易燃易爆物品、核材料、生化危险品等物质的控制、管理和检查。
(4)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岗位工作人员反恐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反恐技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认真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反恐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四章 城市设计引导
第124条 总体城市设计
通过保护、控制与引导的手段塑造独特的“五流交汇、绿廊通水、河源古埠、水岸新城”的通州新城总体城市形象。
(1)重点建设城市北运河等五条河流滨水空间,依据不同的河流尺度与特点,营造五条各具特色的滨水城市景观带,充分体现滨水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