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任何交通管理措施、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降低交通事故率,提高不同道路使用者在交通系统中的安全系数。
(4)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交通管理各阶段的科技含量,完善既有智能交通系统,进一步扩大系统功能、扩展其功能,主要包括扩展和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测系统和交通流实时监测系统,建立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
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
第104条 供水系统
2020年通州新城城市综合人均用水量430升/(人.日),新城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38.7万吨/日,新城自来水普及率100%。
(1)实施宋庄、徐辛庄水源地的开发建设,水源地日开采量为3万m3。
(2)实施东方化工厂水源置换工作,利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水置换其自备水源3万m3¬¬¬/日,并入市政供水管网。
(3)继续加大市区管网供水的供水量,2010年,市区管网供水规模10万m3/日。
(4)建设通州新水厂,新水厂位于通州新城西北部,供水规模20万吨/日。
第105条 雨水排除系统
完善城市雨水排除系统,2020年,通州新城雨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新城重点地区、交通干道、立交桥等排水系统对超标准降雨的排泄能力,消除内涝。
(1)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雨水系统,确保排水顺畅,防止发生内涝。通州新城一般地段排水标准为1-3年一遇,重点地区、地势低洼地区、重要道路交叉口和立交桥雨水排除设施的排水标准为3-5年一遇。
(2)完善新城建成区的雨水排除系统,疏通下游排水河道,逐步改造现状合流管道。按照雨污分流制建设新城雨水排除系统。
(3)改造合流管沟、建设污水截流设施,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和处理,减小对河道水体的污染。
(4)在新城建设中,临时性排水方案和临时性排水设施建设应注意避免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周边重要地段排水造成严重影响。
第106条 污水处理系统
计2020年通州新城污水总量约33.3万吨/日。尽快配套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系统,2020年通州新城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1)按照分流制排水体制建设和改造通州新城排水系统。
(2)改善现状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厂规模10万吨/日,耐冲击能力为13万吨/日,占地20公顷。
(3)建设永顺污水处理厂,处理运潮减河以北的规划新城建设区污水,处理厂规模10万吨/日,占地15公顷。
(4)建设河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北运河和运潮减河之间的规划新城建设区污水,处理厂规模5万吨/日,占地6公顷。
(5)建设张湾污水处理厂,处理北运河以南张湾工业区以及未来通州新城南部规划建成区污水, 处理厂规模10万吨/日,占地10公顷。
(6)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按照排水分区建设各自独立的污水管网。
(7)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原则建设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按照资源化、景观化的原则进行设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