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建议!”1月21日,据“两会”工作人员介绍,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议案、建议、提案数量明显多于他类。围绕这个崭新的话 题,委员、代表们有了共同的希冀,碰撞出一片智慧的火花!
公路 建长株潭“大三环”交通
领衔代表
省人大代表、株洲发改委副主任曾侃融
建议名称
《关于建设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主干道环路的建议》
长株潭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市人民大融合的多年夙愿走向现实。在曾侃融看来,率先实现“交通同环”,才能给其他发展规划一个坚实的基础。环路将惠及大片区域建议中提到,核心区主干道路环路是长株潭常速道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联系了长沙天心区、株洲石峰区、湘潭昭山开发区等重要发展地区。环路概念的成型,将直接惠及长沙的天心区南片发展区、跳马镇、暮云镇,株洲的云田新城、龙头铺镇卫星城、清水塘循环工业园、长株潭物流中心、铜塘湾港区,湘潭的昭山开发区、双马新城区等。三市的产业布局、商贸发展、人居环境将进入全新的发展空间。“大三环”具体线路株潭线:株洲市区—铜霞路—湘潭市区的芙蓉东路株长线:株洲红港路—云田—跳马—长沙万家丽路长潭线:长沙芙蓉南路—国道107—湘潭东二环—湘潭芙蓉东路按初步规划,总长度为88.7公里。其中,已基本改造建设的道路总长度为41公里,需要改造的道路总长度为47.7公里。曾侃融在建议中提出,建议省交通部门先按24米宽的一级公里标准进行投资建设。同时,三市政府在一线公路的基础上,在各自行政区域内接城市主干道,按双向六车道标准扩建至36米宽。希望省委、省政府尽快考虑动工,在资金方面保障投入,在快速建好“大三环”的同时,建好道路沿线公交、城市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环卫、照明等工程。
管网 统一规划长株潭水电气供应
领衔代表
省人大代表 李流锋
建议名称
《关于整体规划长株潭供电、供水、供气和通讯管网建设的建议》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网管的建设要从战略高度,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实施。”在正在进行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湘潭团代表李流锋提交了《关于整体规划长株潭供电、供水、供气和通讯管网建设的建议》,建议长株潭核心区水电气可统一供应。统一规划水电气供应李流锋在建议中提到,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全局性,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对此,李流锋建议说,可借着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良好契机,“克服独立的行政体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互相分割的利益制约机制带来的各种障碍,统一规划,编制长株潭核心区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网管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同时施工避免重复建设为了让整个规划统一完整,李流锋还建议专门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绝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他强调说,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提上立法日程,由政府投资或融资建设,相关部门有偿使用。同时,凡新建和综合整治,必须将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管网等配套设备应一次下地、一次完工,避免重复建设。
水运 重建湘江“黄金水道”
提案人:省政协委员朱修林
“当前,湘江流域航道治理工程施工环境较差,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部门干扰大,人为的卡、要、摊派现象时有发生。”1月20日下午,省政协委员朱修林接受采访时说,他向本次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振兴湘江水运物流、助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湘江水道“立法三章”朱修林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环保、渔政等有关涉水管理部门以及沿江县市的协调,妥善解决湘江上的疏浚、施工环境、采沙等问题。朱修林建议,由省人大制订相关条例、省政府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加大湘江港口码头、砂场的规划、审批和整治力度。同时,立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沿江未纳入建设规划、未经审批以及严重妨碍湘江保护开发的港口码头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取缔的要取缔,该搬迁的要搬迁,该合并的要合并。
航运 投入“鼎力支持”
“园区是物流业得以快速集约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只有快速建成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业才能迅速崛起。”朱修林指出,目前沿湘江有长株潭的4个省级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进度有快有慢,但普遍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为了振兴湘江水运物流,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重视和支持湘江水运物流园区的建设。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扩大湘江航运建设资金投入。”朱修林说。世界内河发达国家的航道建设法规中,一般都明确规定,政府是航道建设与管理的主体,航道建设、养护的投入,一般都是由政府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