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9) 建筑物数字节能比例
≥30%
9. 智慧化的城市安全
30) 食品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率
≥90%
31) 自然灾害预警发布率
≥90%
32)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
100%
33)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覆盖率
≥99%
34) 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信息跟踪
≥99%
10. 智慧化的教育体系
35) 城市人均教育支出水平(占GDP)
≥4.5%
36) 家校信息化互动率
≥90%
37) 网络教学比例
≥50%
11. 智慧化的社区管理
38) 社区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
≥99%
39) 社区服务信息推送率
≥95%
40) 社区老人信息化监护服务覆盖率
≥90%
41) 居民小区安全监控传感器安装率
≥95%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12. 产业发展水平
42)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0%
43) 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
≥30%
44) 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10%
13. 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
45)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指数
≥85
46) 企业网站建站率
≥90%
47) 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率
≥95%
48) 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率
≥90%
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14. 市民收入水平
49)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
≥5万元
15. 市民文化科学素养
50)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重
≥30%
51) 城市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
≥20%
16. 市民信息化宣传培训水平
52) 每年相关宣传培训人员占总人口比例
≥8%
17. 市民生活网络化水平
53) 市民上网率
≥60%
54) 移动互联网使用比例
≥70%
55) 家庭网购比例
≥60%
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
18. 生活的便捷感
56) 网络资费满意度
≥8分
57) 交通信息获取便捷度
≥8分
58) 城市就医方便程度
≥8分
59) 政府服务的便捷程度
≥8分
60) 获取教育资源的便捷程度
≥8分
19. 生活的安全感
61) 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
≥8分
62) 环境安全满意度
≥8分
63) 交通安全满意度
≥8分
64) 防控犯罪满意度
≥8分
6.2 运行体系架构
6.2.1 杭州智慧城市运行总体组织架构
图 6‑1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组织结构图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总体策划组、产品策划组、政策法规组、财务预算组、技术和专家顾问组、工程计划组、人力资源组、后勤保障组、监察审计组、国际合作组、新闻宣传组等,分别从市政府各部门抽调相关人才,逐步理清各单位、各部门职能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业小组的职责如下:
(1) 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政府各单位之间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事宜;负责各小组与其他单位的联络保障;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办公事宜;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负责接待各地参观访问团体;负责筹办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国际国内论坛、会议等。
(2) 总体策划组:负责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详细设计,制定智慧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总体策划智慧城市各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指导全市智慧城市建设;负责向上级领导小组汇报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进度。
(3) 产品策划组:负责智慧城市相关产品规划,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负责策划和引导运营商、厂商进行智慧城市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4) 政策法规组:负责制定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适当向参与项目建设的运营商、厂商倾斜,保证产业链的形成;负责制定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标准和运行规范。
(5) 资金筹措组:负责制定智慧城市近期、中长期发展的经费估算;负责向市发改委、财政局沟通汇报,积极争取资金投入;负责向社会融资,筹措项目建设相关经费,引导运营商、厂商加大投资力度。
(6) 技术和专家顾问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关键技术攻关;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领域建设的技术指导,示范项目和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核;负责智慧相关产品的技术审核、把关;负责对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各级领导以及总体策划组、技术组、产品策划组等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负责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关键节点、关键环节建言献策。
(7) 工程计划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领域建设进度的计划控制;负责监督检查智慧城市各运营商、厂商的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实施过程、运营管理的审核把关。
(8) 人力资源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才的协调;负责引进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人才,提供咨询服务和实际管理工作。
(9) 后勤保障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各专业组的后勤保障工作。
(10) 监察审计组:负责监督指导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过程风险控制;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财务审计;负责项目建设相关各单位、各小组、各运营商的工程监理。
(11) 国际合作组:负责对涉及国际合作、向国外采购相关的事务协调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和跨国企业入驻杭州投资建设。
(12) 新闻宣传组:负责对广大公众媒体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以及相关公告、通知,引导社会积极投入到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当中。
6.2.2 杭州智慧城市运行分项组织架构
各委办局成立执行小组,负责专项系统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中市公安局负责智慧公共安全分项系统,市交管局负责智慧交通分项系统,市卫生局负责智慧医疗分项系统,市城管局负责智慧城管分项系统。各委办局执行小组下设分项承建单位指挥部,负责专项系统的具体建设工作,承建单位指挥部包括质量部、硬件部、软件开发部、项目部、保障部和采购部,各司其职,确保专项系统的顺利实施。
图 6‑2:专项系统组织结构图
6.3 运行体系规划
6.3.1 项目融资规划
杭州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投融资对杭州智慧城市投融资可选择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分类,通过分析杭州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的构成要素、影响参数,构建出了杭州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并利用杭州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选择决策模型对杭州智慧城市的四个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对每一个项目提出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建议。
6.3.1.1 项目融资模式分类
围绕杭州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融资方式可选择三类:政府投资政府运营类、政府融资政府运营类、政府融资企业运营类:
(1) 政府投资政府运营类
政府投资政府运营,指政府自己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政府自己管理运营。政府投资政府运营模式可以采用代建制管理方式,即政府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由其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政府)。代建制管理即代理建设管理,是通过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由代理方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一种方式。
该类项目投资运营模式完全由政府主导,项目的投资和运营都是由政府单独进行,可以进行全程管理,具有保密性强、监管方便、运营灵活等特点。
(2) 政府融资政府运营类
该类项目运营模式是政府融资建设,并且项目建成后也是由政府来运营,包括BT、BLT模式、国内发行债券。
目前采用BT、BL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投资多元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但有效地减缓政府财政压力,而且由于其机制新、管理活、权责明确,比传统的政府单独投资建设模式更为高效。
(3) 政府融资企业运营类
该类项目运营模式是政府融资建设,并且项目建成后由企业来运营,包括BOT、BOO、BOOT模式。
6.3.1.2 投融资决策模型
通过对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分析,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可初步得出整个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选择过程的逻辑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 6‑3: 投融资模式选择逻辑图
6.3.1.3 投融资模型选择参数
根据项目的特点,模式选择所参考的指标参数为:可经营性、收益性、对企业的吸引力、保密性、运营成本、管控难度、建设难度、准入门槛。八个考评指标中可经营性、收益性、对企业的吸引力与是否与促进企业投资正相关即,强:3分,中:2分,弱:1分;保密性、运营成本、管控难度、建设难度、准入门槛与是否与促进企业投资负相关即,强:1分,中:2分,弱:3分。同时根据投融资决策模型可得出各个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如下图:
表 6‑2: 融资模式选择参数评分表
参数
专项
可经营性
收益性
吸引力
保密性
运营成本
管控难度
建设难度
准入门槛
建议模式
智慧医疗系统
强
(3)
好
(3)
强
(3)
弱
(3)
中
(2)
大
(1)
大
(1)
高
(1)
国内发行债券
政府融资政府运营类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