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那您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取消户口制度?
葛剑雄:我认为,户籍制度如果作为一种人口登记、管理、社会治安、人口统计的手段,还是有必要的。但是,中国的户口制度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身份、等级制度。1958年,中国通过了城市户口管理条例,规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都要有证明,如入学证明、就医证明等,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不得随意进入城市,宪法规定的迁徙自由被废除了。后来,中国有规定小城市居民不得迁入大城市,其他城市居民不得进入北京,同时把取消城市户口作为一种惩罚手段,这样,户口制度实际上已经不是人口管理、登记的手段,而是通过户口制度把人固定在一个特定的阶层,而不同的阶层其权利也是不同的。我们反对的就是户口制度中的这一块儿,我们希望把户口制度恢复到作为人口管理、登记手段的本来的功能,而去掉那些身份性的、歧视性的、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附加功能。
记者:也有人担心一旦取消户籍制度,城市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葛剑雄:很多人感到,北京、上海放开了户口,全国人都来了,怎么办?其实这是很荒唐的,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为什么只有你才能住在城市?当然,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进入的门槛,这是正常的,伦敦、纽约也有进入的门槛,在英国,伦敦的房价就比其它地区高,你有钱就住,没有钱就不要住,应该是同样的门槛。但北京人抱怨外地人进京抢我们的饭碗,这就说不过去了,如果他纳税比你多,为什么一定要先保证你,不保证他呢?是应该有门槛,而且不同的城市应该有不同的门槛,但这个门槛是由市场和政府调节的,但记者题是,现在已经进了城的人所考虑的门槛是限制人家,从来不是考虑限制自己。
至于说到贡献,第一,他在外地缴的税,一部分是国税,对中央政府也是有贡献的,第二,反过来,政府对公民的基本需求负有义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的医疗保障、基本的人身保障等,即使是外地人,政府也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至于地方的福利,例如北京市政府、上海市政府可以有个规定,外地人在你这里纳税多少年,就可以享受地方的福利,临时来的人则让他买保险。这些事情都应该通过合理、合法的手续来解决。
有人说,外地人找不到工作,应该让他走,我要记者:你本地人找不到工作,是不是也要走啊?上海以前的租界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活力,就是因为在制度上是先进的,当时,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70%到80%的居民是外来的移民,为什么他们都能定居得很好呢?就是因为制度保证进上海的人都能享受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