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功豪,男,1934年。南京大学教授,博导,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56-1958年北方交通大学苏联专家运输经济学进修班学习,1985-1986年美国阿克伦大学访问教授。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和规划工作,出版有《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等著作,遍访欧美亚多国讲学及合作研究。曾任南京、深圳、杭州等十余城市规划顾问,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厦门等城市规划专家,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名誉院长。
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规划一直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行,而规划技术方法,尤其是定量化的进展尤为明显。但是今天的城市规划仍然存在着重物轻人,重经济轻民生,重区位轻行为,多静态少动态等突出问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各种交流活动频繁,海量、多样、快速的数据爆发式增长,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面临新的考验和机遇。
大数据是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和适应改革创新要求的一种新的工具和方法。目前,众多高校、科研机构、规划单位及各类企业已开展大数据应用研究和实践。规划领域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研究人的时空间行为,在商业网点、商业中心体系、城市体系、交通量分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目前,大数据分析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普遍开展,研究领域仍然集中在交通、商业等局部空间。在城市规划评估、新城与园区建设、职住分析以及与已有规划成果的空间对比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深入研究人的各种需求及其空间过程,进一步扩展数据源,深化、推广与普及大数据在规划中的普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