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昆明市遭遇强降雨天气,造成城市内涝,7月22日,昆明市长李文荣在他的新浪微博上称“此次昆明主城局部区域淹水,确实暴露出我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我们已就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进行反思,并对水淹点逐一排查,分析原因,科学整改。仔细体味网友们的‘拍砖’,其中饱含真情、寄予希望、更有期待,这将鞭策我们做好工作。”
有人将城市的排水系统比喻为城市的良心。一场暴雨全城被困,直接反映出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了部分城市经营管理者“良心”的缺失。近年来,国内的城市发展标榜的是“一日千里”的速度,是摩天大厦争先恐后的高度,至于配套的城市地下系统,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高楼大厦数量急速膨胀,相应的地下排水系统规划却落后于高楼成长的速度,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各个内陆城市在面对暴雨突袭时变成了“沿海”城市,处处都是“看海”的节奏,人人都能住上“海景房”。当权者更在意的是任期内的城市面貌变化,是依靠城建拉动地方GDP的政绩变化。于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高楼林立、草坪开阔、马路宽广的光鲜和亮丽。至于这个城市是不是真正如官员讲话所说的那样“夯实基础”了,似乎已并不重要。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笔者认为,更应该注重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匆匆忙忙的扩张,朝令夕改的规划,草草率率的施工,只能给城市留下无穷的隐患,只有纠正理念,让当权者不为眼前利益而偏速度轻规划,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树立大局观念,从长远出发,以科学大局观、创新式思维武装思想。
重规划也要重质量。国内很多城市建设中层层分包、垄断企业掌控城建命脉的情形,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宝贵的城建资金被层层分肥,到了具体施工单位,往往只能偷工减料以获取利润,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体系制度,杜绝豆腐渣工程,剪断官商之间勾结的利益链,让为官者的贪念无从可起,让豆腐渣商人的手无处可伸,才是真正夯实了城市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是否理念先进、建筑精良,同样决定一个城市的高度,只有秉承科学理念,打造城市“诺亚方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与安全指数,让生活的地方成为最安心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