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金融海啸,导致大部分中产阶级的财富缩水,小阳春没有持续的支持力量。他认为,宏观经济短期内没有根本性的好转,这是一场严重的危机。经过市场的实地考察,他看到实体经济情况比想象中更严峻,珠三角的企业倒闭正在迅速蔓延,他举例,“宝安的一个工业区,过去是6万人,现在只剩下2万。”
上海:后市依然严峻
“2008年,我们还算顺利地走过了这一年。”12月1日,在上海合生·东郊别墅样板区低调公开的现场,合生集团商业地产总部副总裁孙文珠有些感慨。
龙湖地产上海公司营销副总高晚晴向本报记者表示,龙湖在上海的首个项目11月9日开盘后的两周内,实现销售85套,销售金额超过3亿元。高晚晴坦言,赶上了中央到地方救市政策后的第一个成交量反弹黄金时期。
开发商的这种感受,直接表现11月上海楼市成交数据上。
“11月,在房产优惠新政的促动下,购房者陆续择机入市,数据显示11月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成交已恢复到今年7月的水平。” 易居中国分析师付琦指出,这是今年整个市场陷入长期低迷后出现的第一次像样的反弹。
据易居中国·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统计,上海全市整个11月成交商品住宅70.8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了41.98%,但同比依然下降了44.26%。
商品住宅成交价格方面,11月成交均价13172元/平方米,环比上升了9.53%,同比上升了18.65%。由于11月份万源城等中高价位楼盘成交理想,因而成交均价指标有所上升,但这与市场实际情形表现不同,楼盘成交仍以低开、优惠的项目成交活跃。
“11月,市场成交能够触底反弹,最重要的原因是宏观调控的转向以及房产政策的优惠推动。政策在心理上增加了信心,在购房中给予了优惠,共同推动了11月市场成交的恢复。”付琦指出。
但细分来看,高档房的销售却在进一步恶化。据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本周,上海内环内商品住宅楼盘还有房源可售的楼盘为226个,其中,近半年有成交的项目只有144个。
作为炒高上海楼市泡沫的“主力”,高档房市场的理性冷清,让许多多年质疑上海楼市泡沫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舒了一口气。但对许多开发商而言,这并不是期待的信号。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告诉本报记者,尽管面临年底春节前后的成交淡季,但对11月出现的成交量反弹,各方的努力方向就是延续这种趋势,包括政府税费减免、银行贷款松动和降息、开发商让利促销以及购房者逐步理性,这些都是这种努力的主要着力点。
而从上述三个城市11月份市场走势来看,既有共同性,也各有特点。
白宏炜表示,本轮成交回升共同的因素是:10月份整体市场预期很差,导致成交走低,比较基数很小;从11月份开始的政策放松,大幅降息,以及各地陆续救市政策出台,促进了原来的需求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