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最早、房价下跌最深的深圳,市长许宗衡前日正式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深圳楼市还未到需要政府出手相救的言论,被定义为深圳不救市。记者调查发现:
有时候,会哭的孩子也不一定有奶吃。
从7月开始,深圳开发商就开始以整体经济风险加剧为名呼吁政府“救市”,其间,被视为国土部门代言机构的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更是连续多次撰文呼吁政府救市,在秋交会上,这一呼声达到顶峰。但在前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明确表态:深圳没有出台救市政策,深圳楼市还没有到需要救的时候。使这场旷日持久的“救市”呼吁画上了句号。无论政府决定“不救市”的思路是对还是错,开发商接下来要做的似乎只有一件事:自救。
深圳救市喊了5个月
这一轮调整注定深圳又会写进中国的房地产历史,因为它不仅是最先下跌的城市———在2007年10月份别的城市还在稳步上涨的时候它开始下跌,还不仅是跌幅最大的城市———至今房价累计已经下跌逾30%,局部区域腰斩。现在还要再加上—它是到目前为止少有的“不救市”的城市。
深圳的救市呼声持续了5个月,在这轮房价上涨明显的城市中,它是呼吁时间最长的。最早的救市呼吁是在7月9日本报举办《住房货币化十周年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首度开声。在同日稍后发布的《深圳上半年房地产运行报告中》,王锋更是详细建议,政府应该首先“适度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首次购房者和90平方米以下购房者予以扶持;其次减免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相关税收,鼓励和促进房地产交易。这份建议有很多目前都已开始实施,但在当时,反对声音占了上风。此后一直到最近一次10月份的房地产运行月度报告中,王锋都没有再提出明确的“救市”建议。
进入9月,国内一些城市先后出手“救市”,比如西安、南京等等近20个城市,做法大多是降低首付、减免税费以及调高公积金贷款等等,但是深圳依旧不为所动。9月底10月初的秋交会上,期望政府救市的强烈呼吁再一次迸发,很多开发商甚至认为,政府必定会在秋交会之后出手救市。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一愿望又告落空。
在10月底央行执行新的房贷利率之后,正式宣告房地产行业进入政策大底,而在此前此后,国内出手救市的城市已经从此前的二、三线城市波及到一线城市,上海、北京等纷纷出手。开发商自然再一次翘首等待深圳市出台救市措施以度时艰,但这一次,市长让他们彻底相信了:市场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力量。
市长明确不救市
11月14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接受港澳记者采访团时表示,房地产对金融业的影响仍然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深圳楼市应该遵行自己的规律发展,相信随着中央的政策调整,深圳楼市会回复理性状态。这番话迅即被解读为:深圳不救市。
前日,许宗衡在深圳公开场合再次申明:深圳还没有到需要政府对房地产实行救市的时候。事实上,在此之前,有关政府决定不救市的传闻便已经出现了。据本报记者多方查探获知,在市长表态之前,深圳曾成立了一个房地产调控小组,在新房贷政策出台后,召开了一次闭门联席会议。据一位当日参与会议的知情人士向本报私下透露,当日共有国土、规划、税务、财政、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等十多个部门联席参加会议,主要讨论的便是深圳是否需要出手救市的问题。据称,会议当时主要讨论了八条救市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减免营业税、取消二套房政策、允许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延长地块开发周期、取消限外令、放宽90/70户型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