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下,富士山和东京的灯火。大都市除了更易制造污染外,也具有一些更利于进行环境保护的优势。
一走进东京都政府环境局,就被贴在入口显眼处的办公隔板上的一张倡议书吸引住了。表上写着:“作为应对地球暖化行动的一部分,东京八都县市(指东京都和周围的崎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市、横滨市等7县———记者注)的机关、企业和个人参与夏季空调房设定不低于28℃及穿着便装的活动。”
迎接记者的东京都环境局环境政策部副参事野村泰洋只穿了短袖衬衫,没有戴领带。我们的话题,就从这张倡议书开始。
先反复灌输环保意识
Q: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写字楼最近每个周五也允许公司职员穿休闲装上班了。
野村泰洋:啊,是吗?上海也这样了?我们2005年就开始了这个活动,而且不止我们东京都,在全国的政府、企业、公共场所都开展了这个活动。不过这并不是一个义务,而是呼吁。在东京都,东京都厅就要树立这么一个节能的典型。尤其我们还是环境部的,就更应该如此。
Q:东京的垃圾筒特别难找,但是地上也挺干净的。
野村泰洋:是吗(笑)?我们一般也就是通过单纯地呼吁市民,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前段时间,国家和东京都政府都向人们发出呼吁,不要使用白炽灯,改用荧光灯。如果把白炽灯换成荧光灯,可以省下80%的电。
我们虽然还没有一个详细的两种灯泡用电量对比图,而且荧光灯要比白炽灯贵,但是我们告诉市民,使用荧光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使用寿命长,还可以省钱。其实我们对人们灌输环保意识的方法还挺简单的———先是说教。
大都市环境问题两面性
Q:上海主办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环境问题似乎已经成为所有大城市发展之踵。
野村泰洋:是的。东京也正在申办奥运会,现在,在选取什么样的城市作为奥运候选城市时,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像上海和东京这样,都有很多工业集中带、很多高层建筑、很多人口的大都市,怎么协调经济发展和周围环境,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