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凤桥梅花洲景区,冯家老宅在景区石佛寺边。“梅洲石佛”刚刚当选“南湖新景”,景区尚未正式开放,不过轮廓初显,能看出规划者的用心,这个景区在正式开放后,应该会成为市民的不错去处。
冯家老宅边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上书“冯家大院”。老宅正在整修,正是这次整修,首先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冯家老宅”是一处徽派建筑,还兼备了部分浙派特点。嘉兴民间现存的徽派建筑并不多见,冯家老宅采用了马头墙等徽派建筑符号,具有较明显的结构繁琐、细部精致等徽式建筑风格,对于研究当时嘉兴的人口迁移、建筑文化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时间回到2008年2月,因市民呼吁,当时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冯家老宅受到重视。其后,有关方面协调了老宅的产权问题,文化部门也将其列入文保点名单。
2009年12月,路过冯家老宅的人发现,有施工单位正在对这座百年老宅进行拆除。消息很快传到几位政协委员那里,他们一打听,冯家老宅正在进行整修,整修没有得到文化部门批准。
记者沿着梅花洲景区一条还没铺好的道路来到冯家老宅前时,整修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记者想通过院墙门钻到老宅里面,被施工人员阻止了。一位施工人员说,老宅正在整修,3月28日前后完工,到时应该可以进入参观。
随后,记者从凤桥镇了解到,冯家老宅整修的手续已办妥,维修方案的批文也已下来,之前还开过一个专家讨论会,对原先的整修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现在的整修,将按照新的指导性意见操作。
嘉兴市文保所所长方包清证实了这些话。然而,据方包清说,施工单位在对冯家老宅进行最初的拆除和整修时,并没有上报文化部门,没有得到相关审批就擅自开始了整修,这是错误的。最近的批复,带有“抢救”性保护意味。“我们得到消息时,拆除工程已开始,我们立刻让施工单位停工,对冯家老宅进行了再次考察,随后根据古建筑保护原则,在原有方案基础上提出一些带有‘抢救’性质的新指导意见。”
去年11月19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发布《嘉兴市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如需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或改造的,应事先征求规划建设行政部门和文化(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第十二条则明确:“各类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时,应避开不可移动文物。”第十二条同时还提到:“在新农村、新市镇建设和旧城改造、土地平整、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对依法确定的文化遗产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办法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嘉兴市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很鲜明。
方包清说:“冯家老宅如果得到妥善保养和修缮,本来很有机会申报省级文保点,现在只能希望在修改后的方案指导下,得到不错的修缮效果,有可能的话还是要争取一下。”
古建筑拒绝“变味”任重道远
为了褒奖油车港镇在龚宝铨故居修复和保护中做的努力,文化部门奖励了9.9万元。缪惠新说:“这笔钱已经到位,来得很及时,正好用来做展厅布置和目前维护故居的费用。”有关专家正在对老宅中的物品进行整理和鉴定,展厅的布置工作将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