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老城区维修改造工程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拉萨市文物保护局局长郭豹说:“维修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存在破坏藏式古建筑的问题。”
针对近段时间海外就拉萨老城区改造的一些传言,郭豹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古建筑的保护。正在进行的拉萨老城区维修改造,就是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同时,也将使这里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拉萨老城区内一座座古老的大院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然而,因为年久失修,许多房屋成了危房,墙体开裂,楼板变形,屋顶漏雨。
“特别是老城区房屋密集,消防和环卫通道不畅,居民生活用火和垃圾严重着威胁大昭寺等一批古建筑的安全。”拉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扎西多吉说。
建于公元7世纪的大昭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围绕寺院长约1公里的八廓街是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也是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在这里,转经者的祈祷声、化缘僧尼的诵经声和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为了保护古建筑,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中国政府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拉萨老城的维修和改造。目前,政府正投资7000万元对56座危房大院进行修建。工程结束后,一千多户普通藏族群众将告别危房。
扎西多吉说,这次维修的56座大院中,有4座是“拉萨市重点保护古建筑”,其余都是普通民居。对保护建筑的维修是经过专家和相关部门严格论证评审和进行的。
为保持拉萨老城的原貌,市政府确定的修建原则是“两个必须”和“两个不能变”,即: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必须改造,传统建筑内部设施必须完善;老城区整体街巷布局不能变,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风貌不能变。
扎西多吉说:“维修后的房子仍然是藏式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内部存在的隐患全部消除了。”
“我们确实拆毁了一些建筑,但它们是近年来修建的与古建筑风格不协调的房屋,这是依照世界文化遗产考评专家的建议进行的。”负责工程指挥的拉萨市城关区城建房产管理局局长杨培说。
这位藏族局长说:“对于一些存在倒塌等险情的古建筑,我们聘请了专门从事藏式建筑工程的公司维修,那里的工程师精通藏式建筑的每个环节。”
著名藏式古建筑专家木雅·曲吉建才说,无论从外观风貌还是内部结构,维修后的拉萨老城区仍将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