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至少能省半小时”
昨天下午1点30分,地铁昌平线起点西二旗站已经聚集了不少乘客,很多人都带着摄像机和相机。由13号线换乘昌平线很方便,上一层楼就到。
1点50分,第一班列车缓缓驶入车站。2点,列车准时发出。记者发现,虽然有足够的座位,可却没有多少人安稳地坐下,很多人都站着。到终点南邵站,记者一看表,跑完全程不到25分钟。
地铁迷小李告诉记者,他和几个同伴分工,随身带着相机和电脑,同时体验几条线路。很多住在南邵周边的村民也来体验家门口的地铁。大家一直坐到西二旗换乘站,全不下车,再坐回去。“以前要到城里才能坐地铁,现在可方便了。”
76岁的胡先生是头班列车上为数不多的“真正乘客”。他进城开会回来恰好赶上昌平线开通。胡先生住在昌平史各庄附近的一家敬老院。据他介绍,以前到城里办完事回家,先要乘13号线到龙泽,然后再换公交车或打车。昌平线开通后,他在朱辛庄站下车,走200米就到家了,“以后回家,至少能省半小时。”
部分站点远离居民区
记者发现,新开通的昌平线部分站点距离居民区较远,公交车接驳还要跟进,有乘客估计这可能会给黑车留下滋生空间。
此外,坐上昌平线列车,25分钟就可以到终点,可等车的时间却有点长。下午3点,昌平线南邵站站台内显示,由西二旗到南邵的发车间隔是10分钟,而南邵开往西二旗的列车间隔是15分钟。
昌平线大多为地面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等车的乘客很快被冻得手脚发麻。“太冷了,地上车站为什么不能封闭呢?”“快点来车吧,在外面冻死了!”由于站台上的温度太低,好不容易等来了列车,很多人上车后仍不敢松开紧裹着的大衣。站内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发车间隔会根据客流进行调整。
地下站打手机再等几天
目前开通的昌平线一期,只有南邵站是地下车站。记者发现当列车驶入地下后,信号也随之消失了。即使在站台上也没有一点信号。很多乘客坐到终点后,想把第一次乘坐昌平线的感受告诉朋友,却发现电话根本拨不出去。
站台上的工作人员表示,通信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几天后站内就会有手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