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两小时 为坐头班车
昨天下午1点半,在大兴线地铁枣园站外,已经挤满了随时等待冲进站内的人们,工作人员不得不拉起了“警戒线”。今年已经60岁的贵树华已在寒风中等了将近两个小时,脸上却没有寒意,只有喜色。老人家并不是地铁沿线居民,她和老伙伴石阿姨是步行了40分钟到了这里。贵阿姨说,“就是想体验体验大兴线开通的第一趟车,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当做是玩了,大兴人对大兴线有感情!”
在枣园站外苦苦等待的人群中,小伙子王浩然是少有的年轻人。他是一名大二学生,所在的北京石化大学就在枣园站附近。“今天要回家,我家在北四环的望河桥,以前回家得花上两个小时,以后就方便了,坐大兴线转1号线,再转5号线就可以到家了,估计也就1小时吧。”小伙子得意地说。
幸运张女士 抢到首张票
下午1点57分,“警戒线”解除,人们涌进站内,抢购第一张大兴线车票。这位幸运儿是一位姓张的女士,为了今天的抢购,她似乎还精心打扮了一番,除了幸运地买到第一张票外,还获赠一套价值180元的大兴线纪念套票。“高兴,当然高兴,大兴线开通高兴,成为第一名乘客更高兴。”张女士难掩激动之情。
不少进了站的人们似乎并没有急于乘车,而是在站台上漫步起来,东瞅瞅西看看,站台上的壁画还吸引不少人留影,俨然到了某处观光景点。在行驶的列车上,人们更是谈笑风生。让记者惊讶的是,在询问的20多位乘客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有目的地,回答大同小异,“就是想坐坐,看看”。有老两口,有母子俩,还有三姐妹搭伴坐起了地铁,他们说想在开通这一天做个“考察”,漫无目的地坐一坐,而平时费很大劲才能去的西单、前门,现在突然觉着挺近。
换乘略复杂 乘客恐犯晕
大兴线和地铁4号线贯通,但人们并不是随便乘坐任何一辆车,都可以从4号线起点的安河桥北坐到大兴线的终点天宫院,赶上大交线可以一气呵成,要是赶上小交线,就需要在新宫站换乘,而这种大小交线的换乘着实让人有点犯晕。
大小交线是间隔发车,每2分半一趟。假如是从北往南坐,如果乘坐大交线,可以从安河桥北一直坐到大兴线终点站天宫院,如果乘坐小交线,需要在新宫站下车,到对面的站台上等待下一趟大交线到达新宫后上车,然后再继续向南。假如是从南往北坐,从天宫院需要等待每5分钟一趟的大交线车,可以不用换乘一直往北走,而从新宫站上车的乘客,则又可以享受到每2分半一趟车的“待遇”,以天宫院为起点的大交车和以新宫站为起点的小交车间隔发车。
如此复杂的换乘概念确实有些让人犯晕。地铁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运力。地铁4号线的日均进站量是75万人次,而目前估计的大兴线是20万人次,如果每趟车都直接通往大兴线的终点站,就会造成流量和运力的不匹配。
安静房山线 换乘指示超清晰
换乘公交途经三大堵点 市民希望设专用道
在昨天新开通的五条地铁新线中,房山线可谓是最特殊的一条,因为它目前暂时不能与任何地铁线换乘,只能通过公交车“摆渡”,是条“孤线”。不过这仍难以阻止市民的热情,特别是家住房山的市民对房山线的热爱,开通仅1小时就迎来近250名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