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号线两车相撞事故调查组已经在着手调查原因。调查组已经对1号线空车状况下运行进行了检查,目前没有发现安全隐患。”12月23日,上海市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被境内外媒体围得水泄不通。“可以肯定的是,事故原因不是因为系统老化,上海地铁的更新速度远远高于系统老化的速度。”孙建平如是说。
同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对于一段时间以来上海轨道交通连续发生事故的现象,各有关方面必须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强调,上海地铁17年,碰撞第一次发生,分析原因不能太简单化。
调查组开始工作
12月22日,号称中国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之一、上海市交通运营“大动脉”地铁1号线发生停电跳闸、两车侧撞事故,并由此陷入长达10小时的大瘫痪。事故发生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孙建平告诉记者,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上海市建交委立即成立由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目前,一支由上海市建交委、交通港口局、申通公司、安全监督局、公安局、质检局,以及5位车辆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管理的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已经展开工作。
据孙建平介绍,12月23日早晨,事故调查组已经对一号线在空车状况下运行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安全隐患。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孙建平表示,“地铁运行数据保存比较完备,便于事故调查组进行分析,但实际情况有些复杂,还需要一段时间研究。”
不过,申通地铁公司12月23日承认,在故障延误时间的判断上有延误,对广大乘客表示歉意。孙建平则透露,12月22日5点50分,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至人民广场区间突发供电触网跳闸故障,造成该区列车停驶,经初步检查,是由于地铁隧道内风大、震动强度高,导致该区间隧道顶部碳纤维脱落造成的短路。
应急体系待完善
“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确实存在不足,我们会吸取教训,加以改善。”孙建平对于相关部门采取的应急预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记者了解到,12月22日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迅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巴士公交下达指令,组织增派105辆公交车辆分赴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汶水路站、莲花路站、徐家汇站等重要站点,疏运滞留乘客。
不过,对于上海市政府采取的上述应急举措,不少市民反映:“滞留时间长”、“疏导效率低”。对此,孙建平解释到,这起两车相撞事故发生在地铁区间内,8节编组的列车给人员疏散带来不少困难。
“故障车上的乘客必须通过最后一节车厢上的梯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车厢。”孙建平进一步分析到,在疏导乘客前,还须将相撞的两辆列车拉开,“之后,受损列车只能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回站台。这就导致整个地铁运营中断时间比较长”。
世博交通有保障
地铁1号线两车相撞事故也给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安全敲响警钟。对此,孙建平十分坚定地表示:“我们已经为世博会期间的交通安全制订了27套方案,这还不包括专门的安保方案。”
目前,上海市群众日出行量是375万人次,预计世博会期间将超过400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是城市综合客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孙建平表示:“世博会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在未来的5个月里,我们要想得周全一点,做得更好一点。特别是在乘客信息告知、对重点站滞留乘客疏导,以及说服故障车上乘客尽快撤离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