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污染源种类
以一个普查登记对象为一件进行整理、装订(包含普查对象提供的各类依据件及普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表格及相关文件)。比如:工业污染源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工商执照复印件、联系电话号码、人员组成基本情况资料、年总产值、年总销售收入、主要产品种类、名称与数量、厂区平面图、排水管网图、主要工艺流程图、主要物料(或排放污染物的前提物)使用数据、水平衡图、生产报表、煤(油、燃气)、电、水等收费票据、产污、治污设施运行记录、环评报告、清洁生产报告、近3 年来的各种监测报告单、锅炉资料等等。
三、文件装订顺序
归档文件材料修整完毕,需要使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重新加以装订,固定文件页次,防止文件张页丢失,便于归档后保管和利用的作用。装订前首先必须对它们进行排序。顺序如下: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有文件处理单的,可放在最前面,这样可以作为首页加盖归档章,从而更好地保护正本的原始面貌。其次应将“件”内的各页按一定方式对齐,便于将来翻阅利用。一般来说,采用左上角装订的,应将左、上侧对齐;采用左侧装订的,应将左、下侧对齐。 装订以“件”为单位进行,对装订材料不做统一规定,只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即可,装订方法也不限于三孔一线。装订要求:装订用品必须是对归档文件无害,不影响档案的保存寿命。装订方式应能较好地维护文件的原始面貌。建议尽量不用线装、打眼,一是破坏档案的原始面貌;二是不便于今后的档案利用。
四、归档文件的盖章、编号、填写页数
(一)归档章的格式
其规格为长45mm,宽16mm,分为均匀的6 格。归档章设置的项目主要为编号项目中的必备项。(全宗号) (年度) (室编件号)(机构或问题(保管期限) (馆编件号)3×15168 单位:mm
(二)盖章位置
归档章一般应加盖在归档文件首页上端居中的空白位置,使用钢笔、蓝黑墨水笔填写内容,如果领导批示和或收文章占用上述位置,可将归档章盖在首页的其他空白位置,但以上端为宜。如果机关发文有关签发单的,或收文有文件处理单的,也可放在最前面作为首页,这样可在其上加盖归档章,以更好地保护文件正本的原始面貌。文件首页确无盖章位置或重要文件须保持原貌的,也可在文件首页前另附纸页加盖归档章。归档章尽量不要压住文件字迹,也不宜与批示文字或收文章等交叉。
(三)按归档文件类别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
(四)每“件”文件的页数填写该件的实际页数(注意要用铅笔填写页号)单面印刷的文件夹在正面右上角处填写实际页数;双面印刷的文件在正面右上角处及背面的左上角处填写实际页数;文件中出现与本文无关的页面(有些单位为了节省纸张,用用过的纸质印文件)就在上面用钢笔、蓝黑墨水笔批X。
五、盒内排列顺序
归档文件的排列以“事由”为原则,即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事由可以是指一件具体的事,或一个具体的问题,或一段较紧密的工作过程。
(一)管理文件类
(1)按照机构—问题相对集中排序
(2)保管期限,按问题确定保管期限;按永久、定期的顺序依次编排
(3)同一事由形成的文件排序按照文件的生成时间倒序依次排列
(二)污染源种类
按照每个污染源种类—汇总表在前普查对象在后依次排序装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视文件的厚度选择厚度适宜的档案盒,尽量做到文件装盒后与档案盒形成一个整体,站立放置时不至于使文件弯曲受损。
2.按照排列的先后顺序依次装盒;一盒装满后,顺次装入下一盒即可。起止件号栏填写盒内排列最前和排列最后的归档文件的件号,其间用“—”号连接,如“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