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确定后,市住房保障机构应与建设单位签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协议书。
第九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执行国家有关住房建设的强制性标准;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做到在较小的套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单独选址、集中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按照规定建设相应的公建配套设施。公建配套设施应与经济适用住房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建设用地的供应方式采取划拨;
(二)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三)建设项目外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
(四)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五)国家、省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经济适用住房房源收购执行国家规定的税收扶持政策。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以保本微利为原则确定,其销售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由市物价部门依据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综合考虑建设、管理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确定,并会同市住建部门向社会公布。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按照不高于3%核定。市住房保障机构直接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按成本价销售。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实行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收费卡制度。有关部门收取费用时,应填写价格主管部门核发的交费登记卡。任何单位不得以押金、保证金等名义,变相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收取费用。价格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三章 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市市区城镇家庭,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家庭成员均具有本市市区城镇常住户口且达到一年,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
(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含家庭财产)低于本市规定的中等偏下收入标准;
(三)家庭成员名下无房,未租住公有住房或者现住房面积低于本市规定的家庭住房困难标准;
(四)在2005年12月31日之后,家庭成员未有住房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