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分工体系待重构
“尽管有一定的优势,但对照国外发达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成长春坦言。
一是城市功能分工仍不明确。目前长三角范围内不少城市呈现出“大、全、散”的基本特征,产业同构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网络化的交通格局尚未形成。三是距离区域统一大市场还有差距。在现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下,区域共荣与地方利益矛盾时有发生,各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带有一定的行政区利益特征,仍无法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四是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治任重道远。区域环境联控联防覆盖面还比较窄,推动力度不足,尚未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局,特别是环太湖、淀山湖、沿长江等共有水域的跨界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根治。
针对以上问题,成长春建议,首先,要大力度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体系重构。上海作为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理应率先作为,主动疏解非全球城市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功能体系重组。
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看来,打造世界级产业群,一定要搞好城市功能、产业的优化布局。上海应集中精力发展智能制造等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加工、组装等地产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以完成人口分流,避免大城市病。
其次,加速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交通体系建设。再就是破除行政区经济,建设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政府方面要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改革,推动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消除区域间的行政壁垒、贸易壁垒和协调机制障碍。
“要不断完善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建设。”成长春说,首先,以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气与水环境污染问题为切入点,完善区域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如共享流域大气、水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数据,污染治理联合执法等),以减少化工污染、减少煤炭消耗总量为重点。其次,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实施更加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更大力度的绿色调整,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