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时间:2017-06-16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顾星欣 徐宁 王宏伟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编者按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曾说:“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本质上说,一座城市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有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她的精神。如何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品位,凸显城市的文化个性,是值得城市建设者们思考的话题。在新华日报·人文周刊创刊之际,“百家”版特别邀请我省不同研究领域的三位专家学者,从城市建筑样貌多样化、城市文化根脉的存续、城市风格与城市精神的塑造三个方面,为江苏城市建设破题探路 ——

“城市精神” 是城市的根本内涵

潘知常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美学专家,博士生导师

记者:“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有的精、气、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精神”建设,您怎么看待“城市精神”?

潘知常:人最需要的是灵魂,城市也是如此。灵魂的塑造,说到底,是一种精神的塑造。因此,城市精神,就是城市灵魂的呈现。它所书写的,应该是城市的底蕴、城市的韵味、城市的品位,也是一个城市对于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

世界之大,城市之多,不计其数,不过,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必然是具有独特精神的城市。也许城市被一毁再毁,或早已荡然不存,但“城市精神”却久绵不衰。例如,雅典的伟大在于雅典精神的伟大,罗马的永恒也离不开独特的罗马精神。国有国魂,城有城魂,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之所在。

事实证明:目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转化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则正在转化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城市精神”与“城市精神”之间的竞争。城市发展固然需要壮观的高楼、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但是,“城市精神”才是城市崛起的“精神高地”。一座城市所呈现的,不应该仅仅是靓丽的“外貌”,更应该是内在的“灵魂”,不应该仅仅是耀眼的“成就”,更应该是诱人的“魅力”。假如说,城市是一曲神奇的乐谱,城市精神,就是跳动的音符。

记者:“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呢?

潘知常:“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方向之舵、品位之衡。离开了它,繁华就会变成浮华,甚至,浮华就会成为浮尘。所以,斯宾格勒才会说:“将一座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列宁也才会说:城市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中心。

没有形象的城市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内涵的城市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城市精神”,就是城市的根本内涵。例如,现在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环境美,可是,它毕竟只是城市的外在美;精神美,才是城市的内在美。外在的环境美,只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内在的精神美,才能真正留住人心。这个内在的精神美,就是“城市精神”。也因此,我们经常说:希望我们的城市“可望、可游、可行、可居”,其中,最根本的是“可居”,“可居”,需要的正是“城市精神”。

记者:“城市精神”建设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潘知常: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精神的发展, 很多东西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设。

在城市发展当中,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且已经成为当今的共同趋势。回首千年,城市建设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农业时代的城市是为神和君主而存在,所谓城市,也无非就是放大了的“庙”和“宫殿”。工业时代的城市是为机器设计的,所谓城市,摇身一变,又成为放大了的“厂房”。当今之世,城市开始为人而存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成为人的精神家园。

物质的城市化与文化的城市化可以以弓与弦来比喻:把物质的城市化比作弓,把文化的城市化比作弦,把城市建设比作箭,无疑,城市的竞争力来自它们的相互作用。弓和弦品质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城市建设之箭射得就越远,城市的竞争力也就越大。

换言之,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形态文明” 到“功能文明”再到“素质文明”的转换。所谓“形态文明”,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形体和外貌层面。这就是城市的“硬体”建设和市民的行为举止。所谓“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和服务两个方面。所谓“素质文明”,主要指市民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自我修养。它是城市整体文明的基础。而“素质文明”的建设,正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 ,也正是“城市精神”建设的根本。

因此,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文化多么发达,城市就多么发达;文化能够走多远,城市就能够走多远。文化,已经而且仍将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发展的进程,已经而且仍将改变着一座城市的命运。文化,必须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新资源要素。

记者:关于“城市精神”建设,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潘知常:罗马帝国的创始者奥古斯都曾经自豪地对后人说:“我最大的贡献是留下了一个大理石的永恒之城。” 当城市的航船从长江进入海口之时,人类也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不再凭眼睛和经验辨认航道,而要学会用罗盘,学会看航海图,学会掌握潮起潮落的规律,一句话,学会从传统的船老大变为现代的船长。也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作好充分准备。这种准备,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甚至更为紧迫。这是因为,构成一座城市的全部魅力,正在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它虽是无形的,却比有形的物质设施,影响更深远、更广泛。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使城市变得强大;城市精神的成功建设,则必将使城市变得伟大。

倘能如此,应该是我们城市发展之幸,也应该是我们的城市建设之幸!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的资料
· 一带一路全国交通枢纽蓝图浮现 [2017-06-16]
· 从旧到老:北京城市规划是对历史积淀的尊重 [2017-06-15]
· 约翰·弗里德曼:关于城市规划与复杂性的反思 [2017-06-15]
· 创新破题 协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2017-05-08]
· 侯晓春:高水平编制城市规划 高品质推动城市建设 [2017-05-08]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