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傅蔚冈:让城市化回归本质 才能治城市病

时间:2014-08-06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城市化越高 人口是越集聚的

  我们看了前面这些,我们就会发现城市化实际上还会导致进一步的人口集中,这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做的一幅图,在这幅图当中他发现城市化越高的国家人口是越集聚的,会越集聚在几个少数的地区。从这幅图来看,像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讲中国很多地方很穷,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地理位置不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教授胡永泰说“今天中国收入最低的地区就是200年前收入最低的地区”。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是那个地方的区域有问题,位置有问题,所以国家为把经济发展带到这些低收入地区而做出的各种努力都收效甚微,尽管大家都知道那个地方收入很低,政府往那里也投了很多钱,但发现那些地方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交通不行,那个地方本来就是山区,交通也不适宜,粮食种植也不行,办工厂也不适宜。一个好的办法是什么?我们说把人从那个地方移出来到另外一个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去。

  如果真正实现了城镇化,人口可以自由流动的话,会给中国今后的经济,行政版图带来很大的变化。我认为中国整个楼市或者整个中国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的城市人口占到50%以上,马太效应会逐步散开,马太效应是指好的城市会越来越好,或者是说它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差的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少,人口会不断流出。

  从预测增长而非控制的角度做供给服务

  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能够容纳外来人口的城市,能够容纳就业、提供就业人口的城市,它的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是不足的。上海在2000年的时候做过一个2020年的城市规划,预期到2020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发展在2000万,然后它的基础设施投资是按照2000万来配置的。实际上情况怎么样呢?在2005年的时候上海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000万了。最新的到2013年底的数据,是上海统计局在3月份发布的,现在上海的人口已经2430万了。这说明什么呢?我们说城市为什么会拥堵呢?城市拥堵是因为你以前做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实际的规模相差太大。所以会导致拥堵,然后会导致这个城市的各种供给服务不足。相反在那些贫穷,我们现在看起来人不多的那些地方,你在那里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给你带来很多烂账。这是目前中国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来说,城市人口。中国要控制特大城市的规模,我们这个城市人口是一种控制目标还是预测指标?这会带来城市建设当中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几乎每个发达国家或者是每个大城市都会预测未来发展的目标,比如说新加坡每年都有一个人口发展白皮书,新加坡预计到2030年它的人口要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口。为什么要增加人口呢?因为现在人越来越长寿了,老龄化。他的退休工资从哪里来?从年轻人现在交的社会养老金中直接现收现付给他的。这就意味着你要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干活才能够给老年人提供足够的退休金。上海现在是三个人养一个人,三个工作的人养一个退休的人口。像我们现在国内的很多特大城市,要控制人口了,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长寿以后你的养老金都发不出来了。

  我们国内的城市虽然在做预测的时候说城市会增加人口,但是实际上我感觉他们在做预测人口的时候,是把人口作为一个控制的人口。

  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并不一定正相关

  有种说法会认为人都涌到城市来是不是会很拥堵,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经常讲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并不一定是正相关。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相同多的人口,甚至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但是上海的城市拥堵情况比北京要好很多。然后我们再来看城市密度,大家在深圳的经常去香港,我们知道香港这么小的面积人口非常密集,但是它的交通非常好,这说明什么情况呢?这说明城市管理最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上,不是说你这个人口多少。像我们会看到很多小县城,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尤其是上下班的时候,大家手里都有钱了,大家都要开车上下班,尽管骑自行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路,但是大家都要开车。你会发现很多小县城上下班时候的交通拥堵情况非常严重。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多了以后是不是会挤占我的公共服务,本来一个学校可以容纳100人的,结果现在200人来了,那不就是上课要拥挤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既然有200多人,为什么不再造另外一所学校呢?而且既然这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下来,那么他就已经在给这个城市交税,所以我觉得这个不存在问题。

  外来人口到这个城市里来,它的公共服务配套,有些学者做过研究,认为农民工的城市化成本每人要10万元,中国目前有2.6亿流动人口,那么就要有26万亿,这个非常庞大,承受不了。但是实际上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每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所享受的公共服务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自己挣钱的。有些人会说你坐公交坐地铁是不是政府要补贴?尽管地铁是政府补贴,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是能拉动GD P的。从目前来看,进城务工的一代或者说没有户口的这部分人当中,有一部分是不得不依赖政府的,是什么呢?子女的教育。这部分我们在上海测算了这么一个数据,一个学生政府要给他承担多少成本?生均成本是1.6万元。但是我们发现在上海务工的这些人,他们每年给上海交的税、社保相关的税费,有两万多元。相当于你的教育这部分支出远远低于我交给你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存在挤占公共服务的问题。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傅蔚冈:让城市化回归本质 才能治城市病 的资料
· 第十一届(2016)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6-15]
· 第十一届(2016)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6-15]
· 2015规划大会分论坛 [2016-05-31]
· 2015规划大会分论坛 [2016-05-31]
· 2015规划大会分论坛 [2016-05-31]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