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意见提出,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力京津高端产业制造和研发优势,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或整体转移,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据悉,该实施意见共分为10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石家庄市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建设大省省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意见明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构建布局合理互促共进的城镇发展体系、建设首都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首都经济圈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首都经济圈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京津冀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抓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日前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在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中承接的功能和产业定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指出,从产业结构讲,2013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8:22.3:76.9,因此,北京对外转移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一方面,北京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产业,集中分布在北京五环以外;另一方面,北京第三产业中一些传统服务业又集中了大量人口,且主要服务于北京以外地区。在北京二产中,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在顺义区,北京福田汽车公司在昌平区,北京奔驰汽车公司在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北京雪花啤酒公司、牛栏山二锅头公司、汇源果汁公司等在顺义区,石化行业中的燕山石化分布在房山区。
从北京第三产业结构看,笼统讲某个服务行业移出北京都不合理。由于任何一个服务行业都有服务北京人口部分和服务北京以外人口部分,因此,需要认真调查、仔细分析,绝不能“一刀切”式地简单出台某一服务业转移政策。应当转移出去的是人口集中或吸引大量人流服务于北京以外人口的服务业,如转移部分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批发市场、金融行业和通信行业中的后台服务等到北京五环以外县区或河北省;另外,转移的产业主要应以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等五环以内城区产业为主。
总体定位
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
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
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保定
承接首都行政功能疏解
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廊坊
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石家庄
建成南部副中心城市
此外,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