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河北城镇化路径探索:制度创新有序推进

时间:2014-04-24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此外,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从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做好农民工维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回应。

原声带

针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客观现实,增强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适应性,提高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服务能力,不仅需要在总体上加大农村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还需要做好调整金融机构布局、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完善金融制度等方面工作。

———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府副省长秦博勇建议发展农村金融助推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要保护农民的利益。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以大量征用农用土地实现的。当前很多地方,城镇化被简化为让农民上楼,结果许多农民“被上楼”。征地与用地的双轨制,使农民利益受到隐形侵害,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使农民利益受到公开伤害,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准降低,就业培训跟不上,使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突出,失地农民“拆迁易、入住难”。城镇化的核心是要让农民真正进城,是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而不是钢筋水泥空盒快速扩张及房价快速飙升的城镇化。

———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贵宝建言要警惕过度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冷思考

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政协副主席沈瑾

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

燕赵都市报:今年很多委员都在关注城镇化,您对城镇化有什么样的看法?

沈瑾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镇化的表述非常准确,比如“要遵循客观规律、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规模、保持乡村风貌”。建设城乡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重要战略抉择。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是对的。也赞同中央关于“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的基本判断。

燕赵都市报:对于中国的城镇化来说,什么是“客观规律”?

沈瑾委员:举个例子,一栋楼房的建筑周期是一年,你非要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这在没有大的技术进步的前提是,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宏观政策把握上,并非城镇化率越快越好、越高越好。

人多资源少的大国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作为大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高度城镇化地区必然要被低度城镇化地区所抵消和平均化,其本身就决定了城镇化率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农业发展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那种大规模机械化、大量农民破产的道路,城镇化率也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城镇化率的提高并非来自政府主动和有意识的推动,而是城乡社会、经济、市场、产业和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否则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切忌在城镇化发展上出现有速度、无质量的局面,切忌形成新一轮“大跃进”的城镇化。

对于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冷静思考

燕赵都市报:目前政府、企业和民众似乎都对城镇化充满热情,您赞同吗?

沈瑾委员:这说明城镇化确实是带动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抓手,也说明大家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商正在达成共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热情是好的,不过在推动这样一个巨大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工程之前,大家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

燕赵都市报:进行哪些思考?

沈瑾委员:目前,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到了非常关键的一步。而城市化模式一旦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影响也是长期的,最终会涉及到城乡、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和产业、人口、空间的布局。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存在争议,这是一个好事情。对于事关全局的决策应非常慎重,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全面研究到底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燕赵都市报:以往城镇化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

沈瑾委员:回顾以往30年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基本是“政府行政主导的城镇化”,而非“专家、公众社会合力形成的城镇化”。地方政府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低效办法来实现城镇化,政府用大量土地投入和土地抵押资金支撑起来的城市化是无法支撑、可持续的。行政主导的城镇化的另一具体后果就是“重城市化的物理外观,轻权利的制度安排”。最终出现“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这种人类城市史上的反常现象。不仅原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城市病”没有解决好,而且中国城市缺乏特色,各地的城市风貌都差不多,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比较单调,缺乏多样性,也不够人文,缺少特色的地方文化。虚有城镇化之表,没有城镇化之实,这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因果关系。

住宅产业化是个好抓手

燕赵都市报:在强化城镇化过程中产业支撑的探讨中,有观点提出发展集约农业,有的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制造业等等,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沈瑾委员: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四化”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契机。比如,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燕赵都市报:有没有一个突破口?

沈瑾委员:建议国家下大力气转变住宅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产业由传统建筑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燕赵都市报:为什么选择住宅产业化作为突破,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沈瑾委员: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280亿-30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约为175亿平方米。这是前提。

燕赵都市报:这跟城镇化建设重蹈房地产化有关系吗?

沈瑾委员:完全是两个概念。什么是住宅产业化?简单地说,是实现住宅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实现“像装配汽车一样造房子”。

推广住宅产业化,实际上解决的不仅是节能降耗、推动技术创新和满足住宅消费的问题,作为一个产业链,它可以带动相关的投资,吸纳就业。我们强调的是它的产业属性。

燕赵都市报:住宅产业化是一个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产业吗?

沈瑾委员:也不一定,但是从经验来看,人口密集、资源稀少的地区是有必要推动的。比如,日本和新加坡的住宅产业化就非常发达。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基于人口多、资源少的前提来谋划,因此我们国家的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都有推广的条件。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河北城镇化路径探索:制度创新有序推进 的资料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