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二十一世纪传媒会议周于2013年12月1日-5日在北京举办。本届会议主题:为未来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2013中国新型城镇化案例研讨暨中国幸福社区论坛发言,他表示新型的城市化怎么个新型,我想还是要有一定的城市规划,这个城市规划应该在区域范围考虑,人口向少数区域的集中,这是必然的,不可能说全面开花,每个省、每个乡、每个县都来城市化,都要发展小城市。
以下为文字实录
姚洋:我稍微说一点城镇化道路的选择问题,过去30多年间我们虽然没有一个官方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但事实上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小城镇这条路走的,但是在现实里小城镇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人口向大城市周边的集中是一个必然现象,我们国家在珠三角、长三角还有京津唐地区,这个是人口规模集中的地方。我们的城市化纸面上是说是要发展小城市,但是事实上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的结果是什么呢?事实上是大城市的无限扩张,大城市也没有限制住。比如说北京摊大饼似的搞了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甚至有一段听说搞七环,这张饼越摊越大,造成产业和居住地分离,人住的非常非常的远,但是大家都要跑到城里来上班。如果早高峰的时候大家去坐一下地铁的话就会感觉到非常非常的拥挤,但是北京市已经是全世界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了,我们还是不够用。我估计到2015年,2020年还是不够用,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的发展几乎是没有任何节制的,没有任何节制的主要原因,我们说是造了一些卫星城,但这些卫星城基本上是睡城,是居住的城市,没有产业,这样造成产业和人口的分离,让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城市生活的非常非常累计。我们新型的城市化怎么个新型,我想还是要有一定的城市规划,这个城市规划应该在区域范围考虑,人口向少数区域的集中,这是必然的,不可能说全面开花,每个省、每个乡、每个县都来城市化,都要发展小城市。就像一开始讲的案例,一个县人口要翻番,这是做不到的,只有把人口集中到珠三角、长三角,还有一些内陆的城市周边,但是怎么控制大城市,同时让中等城市,让小城市发展起来。这是我们新型城镇化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