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公共清扫保洁市场化模式。努力实现“夜扫白保”清扫保洁作业新模式,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有效清理道路积尘,最大程度减少公共清扫保洁作业对市民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
完善体制机制 落实长效措施
全面提升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吕 强
我们应从抓好完善相关法规、加强高位协调、落实奖惩措施上强化管理基础,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长效化。
完善法规,依法治理。应充分借鉴天津经验,对正在执行的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进行系统整合,制定颁布新的城市管理法规,通过立法明晰思路、划分权限、捋清职责,建立权责统一、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职能体系。
成立机构,理顺体制。我市城市管理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今年4月成立,应进一步充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赋予其综合协调及专项考核等职能,使其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导向和引领作用。
科技主导,创新机制。我市目前已建成数字化城管市级平台,建议市政府重点解决好数字城管的体制完善和运行、考核机制等问题,早日实现城市的智能、有序管理。
严格奖惩,激发活力。我市目前主体的责任尚待进一步厘清,有效激励和责任追究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应学习借鉴天津经验,让城市管理的各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综合整治,推进长效。我们应充分借鉴天津经验,以解决影响城市环境容貌的20个突出问题为重点,赢得广大市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将我市的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入下去。
促进城市建筑与
道路的有效结合
市地铁办主任 陈东山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坚持规划引领、规划立市的思路,用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建设,这点值得我们重点学习。
我市应严格控制城市建筑容积率,根据功能定位规定不同区域的城市容积率。应发展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我市的建筑风格比较单一,难以多元素地反映西安历史和文化积淀,应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使西安的历史跨度、文化多样性充分彰显。应促进城市建筑与道路的有效结合,我市建筑周边的围墙太多,建议今后在全市倡导“拆墙通路”,利用好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当前我市的城市行政管理机构过多,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分工不够细致,工作效率不高,这是造成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区、开发区一级在城市管理上应把重点放在市容和社会治安上,以前我们这样做过,效果比较好。
我市治污减霾和缓堵保畅工作,很多措施其实很有效,落实也并不难,问题就出在纪律执行不严格上。渣土车和渣土清运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抓一下好一下,松一下又疯狂跑,这些问题,应从根子上分析,以求彻底解决。
提升理念 创新机制
以人为本 建设市民满意市政
市市政公用局局长 贺简政
作为市政建设管理部门,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天津等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切实提升城市建设维护管理水平。
强化资金投入。现阶段,我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道路建设、维护设备、夜景照明等方面与天津还有一定差距。要加强在市政建设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改造一批骨干道路和节点工程,满足城市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提升工作理念。在由重数量、重速度向重质量、重品质转变。在道路建设、管养维护、夜景点亮等方面有重点地打造一批精品、亮点工程。尤其是在城市夜景点亮方面,着手实施“一线、五路、十节点”的点亮任务,使我市城市夜间形象获得显著提升,打造现代化氛围浓郁、庄重大气的文化古城。
创新管理机制。在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采取智能监控、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将城市每个区域的市政设施管理维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
践行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工作的各个方面,建设市民满意市政。特别是在工程围挡、治污减霾、供热供气等方面,以市民所想、所需为出发点,做到市政工作和市民生产生活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