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王如松:生态文明建设 厦门应先行先试

时间:2013-11-21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 王如松

“生态人居是生态关系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是市民的生态,首先要宜居,房子不一定要大,够住就行。其次要宜业,住所附近能够就近上班,不用为路途烦忧。最后还要宜民,老百姓要能消费得起,最起码要租得起,而且租金要有一定的上限。”

有间整洁的小木屋,门前是绿树,屋旁是菜园,一家人其乐融融,您觉得这样的生活惬意吧!

什么样的居住环境符合生态人居的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王如松认为,生态人居首先是要顺应自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王如松这样形容厦门。对于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他充满了期待。

谈生态立法

应改革体制不能“九龙治水”

当前,厦门市正在着手编制《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为生态文明立法。这在王如松看来,是相当好的一项举措。“厦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有关制度。要先行先试,促进海西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到全国前列。”王如松认为,决策者要有超前观念,政府应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对于生态保护,不能‘九龙治水’。虽然政府投了不少钱,但各部门职能没有整合,各做各的,不能发挥最大功效。”

除了政府的主导作用,王如松强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应严把生态关。一种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最后变成废弃物,应该是全过程的监控,谁污染谁受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应该从我做起,自觉保护、顺应自然,把自然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生态兴厦,文明持家,绿韵红脉,海西如画”——这是王如松对厦门这座宜居城市的期盼。

谈生态人居

市民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民

王如松认为,生态文明进化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觉醒的过程。对于“文明”的概念,王如松有着独到的见解,“‘文’指文脉,‘明’是日加月,也就是一个觉悟的过程。”王如松认为,生态人居是生态关系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是市民的生态,首先要宜居,房子不一定要大,住得舒服就行。其次要宜业,住所附近能够就近上班,不用为路途烦忧。最后还要宜民,老百姓要能消费得起,最起码要租得起,而且租金要有一定的上限。

“现在年轻人一毕业就急着买房,买车,如果没房没车可能结婚都是问题。但在国外,年轻人毕业15到20年都是租房子住。”王如松说,现在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一切以金钱为中心,这实际上也是个与房地产政策和价值观有关的社会问题。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另一方面,普通市民也要积极转变观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王如松:生态文明建设 厦门应先行先试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2015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6-05-31]
· 徐振强:智慧城市生命力在于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 [2016-05-3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