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省环保厅获悉,陕西省决定采取六项措施,打好今冬大气污染防治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陕西省将按照“最严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按照应对雾霾天气的需要,陕西省将研究出台《确保治污降霾行动计划有效落实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夯实有关部门、市(区)等责任主体落实最严格措施的协调推进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完善强化环保部门实行最严格的监管,特别是监测和执法的机制和措施;创新提出体现最严格问责制度和办法。
监测方面,将建成大气质量监测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相统一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从整体上提出加强全省监测能力建设的意见和方案,力争全省环境监测能力明年有大提升。同时,在完善和执行好省级重污染日应急预案的同时,关中各市(区)要制订本市(区)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构建区域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
以对大气污染“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和铁腕手段,从严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问题查处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均要实行“挂牌督办”;对逾期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停产或关闭;对防控工作不力且空气质量状况严重恶化的市、县实行环保“区域限批”;对执法不力、监督缺位、徇私枉法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责任。积极探索公众举报污染查实有奖制度,加大暗访和曝光力度,近期加大以西安市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检查和暗访力度,让污染者付超倍的代价,并承受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压力。
此外,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大气污染发布制度,既要扩大信息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又要注意策略,讲求科学,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进一步摸清大气污染源底数。重点在关中“五市两区”范围内开展针对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包括当地驻军单位燃煤锅炉)、黄标车、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的大气污染源普查,摸清底数,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
省环保厅首批公布9类行业环境管理信息
又讯省环保厅首批公开了全省范围内涉重金属矿采选、冶炼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医药制造企业等9类行业703家企业的相关环境管理信息。703家企业中,涉重金属矿采选、冶炼企业149家,电镀企业63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3家,医药制造企业169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117座,水泥企业73家,火电企业52家,存在环境问题排放废水企业77家。
实施企业环境管理信息公开是为推进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全面、客观、及时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环境执法部门、社会公众、企业之间共同预防、监督和控制环境污染而开展的一次有益实践。为此,省环保厅制定了《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明确今后将及时主动公开全省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方面环境监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