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任务作出全面回答。
“要制定科学的城镇化规划,有序推进城镇化,不要摊大饼,不要千篇一律一个面孔,要实事求是。”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此前中央有关部门对12个省区的摸底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共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共规划了200个;161个县级市中有67个也要建新城。从公布规划的96个新城面积来看,占地超过6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所在城市建成区一半以上。
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每个行政区、各级行政区都要扩张城市面积的做法十分危险,必将带来耕地大量占用和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破坏。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差异巨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不然就会犯历史性错误,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央层面出台推进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为各方所期待。日前,本刊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由中央14个部门联合起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于近期提交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中央将在年底前择机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根据目前的规划内容,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线是,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将从六个方面统筹推进,即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坚持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目前初步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设定了18项新型城镇化指标。而“努力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未来将围绕着五大战略任务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