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评论:建筑设计要摒弃“非怪不取”之风

时间:2013-08-19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一股不良风气,所谓后现代的、伪传统的建筑设计纷纷登场,盲目崇拜洋设计师甚至“非怪不取”、“追求怪诞”,一味追求怪诞另类、颠覆传统。缔造出的这些所谓的“反力学建筑”,确是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审美原则,没了对称和谐的建筑美学思想,未能和丰厚传统文化完成中和,没有公共美感可言。

扔掉建筑思维的民族美、文化美,“嘴尖皮厚腹中空”注定怪诞浅薄,因为中国的建筑向来注重文化内涵,建筑物的布局、外形、尺寸、色彩,都有一定的涵义。一些优秀建筑,是中华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华建筑文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在建筑设计领域屡屡吸纳国际先进经验,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这种吸收应该建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之上。民族建筑原则是根本和底线。吸收国际经验,目的是让建筑现代化思想和传统思想紧密结合,打造出更多的建筑精品。然而,一些地方一味贪大、求洋,“非洋不取、千城一面、高大全”——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建筑学大师潘祖尧对中国城市建筑提出的三大隐忧。不难发现,近年来,中国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建筑设计业出现了一种怪现状:越是怪诞越能吸引眼球,越是怪诞知名度越高。传统美被丢弃,令人痛心。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具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和创造精神,吸收本土建筑精华,学习世界建筑理念,并且赢得城市的信任,这样中国的建筑才会有改观。对于各种建筑设计,仅仅听命于专家和行政官员的审美是不够的,还应充分问计于民、征询民意,考虑公众的审美感受。建筑设计师们不妨多挖掘民族美、传统美,成为真正的“建筑美和文化美的大使”。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评论:建筑设计要摒弃“非怪不取”之风 的资料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中国建筑节能网 [2016-06-07]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2016-06-07]
· 热烈祝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成功研发绿色建筑标识申报系统 [2016-06-06]
· 热烈祝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成功研发《中绿标》绿建软件 [2016-06-06]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