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启示
虽然由于社会制度、国情国力等方面的原因,新加坡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难以全盘复制到江苏,但对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的苏北地区来讲,他们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仍然具有特定的借鉴意义。
其一,必须强化城市理念塑造。城市理念融合城市定位、文化形象、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影响城市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居民的价值认同,激发公众积极进取。新加坡立国初期即确立建设“花园城市”的理念以及近年来向“花园中的城市”进化,此举不能说不高人一筹。当前,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找准城市发展定位,确立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导向,找到城市建设发展与经济发展、社区管理的契合点。要通过城市理念的塑造,将建筑群落、地域风格、民族元素、人文风情等内化为城市突出的鲜活的形象,让居民自豪,让游客感知。就淮安而言,应该紧紧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加快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要素供给和生活水平提高为重点,扎实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建设,把伟人故乡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台资企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城市,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繁荣兴旺城市,现代交通、水利工程重要枢纽城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宜业宜居城市。
其二,必须强化城市科学规划。要高起点做好城区与中心镇的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战略性、长期性和连续性,切实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避免规划频繁调整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借鉴新加坡城市规划理念时,要充分考虑所在市区、所在县城、所在乡镇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文化特质、历史沉淀和经济特点,将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当地具体实际、个性特色有机融合起来。以淮阴为例,今后将按照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新北城的定位,突出打造“三区三轴三岸”,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区形象的快速提升。
其三,必须强化精品工程打造。新加坡城市建设让人印象颇深的还有它“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好的自己”,有一种对城市精品建筑的执着追求。当前,苏北很多城市包括县城在内无论从规划特色还是建筑风格上,差异性不大,城市个性不鲜明。我们应该学习的是新加坡建设和运营城市上的精细功夫和巧劲,将资金用在最具带动性、民本性、迫切性和可行性的工程上,做成一批具有一流水准、一流品位、一流人望的主导工程、标志工程和精品工程,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盘。
其四,必须强化城镇现代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效能,既是巩固维护城市现代化目标追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的需要,也是市区、县区和镇区高效运行的客观要求。在城镇管理水平提升上,最重要的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我们应加强城镇目标管理,增强公共管理服务意识,完善城镇管理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推进城镇管理法制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城镇长效管理的新路子。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应根据市、区、镇实际,因地制宜,实践出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系淮安市淮阴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