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化予以详尽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愿景。城镇化的成本谁来负担?城镇化应如何规划?如何实现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围绕这些问题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成本
让农民有融入城市的本钱
你算算,就业保障、住房、社保、医保、子女教育,种种问题加一块,投入可不少。尤其是住房,就是在二三线城市,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民工家庭,没有10万元以上的积蓄,怎么能融入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
现在负担一个人进城落户,大约需要10万元。如果2亿多人转移到城市,那要多少钱?这笔费用怎么分担?要本着政府、企业、个人分别负担的原则。在分担时要考虑到东西部的关系。东部的工业化,部分是西部的农民工实现的,东部政府要负担一部分。——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要对农民土地进行确权,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做文章,让农民有财产性收益,这样才能真正有融入城市的本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规划
城镇化要考虑低收入人群需求
中国人多地少,城镇化要推进,绝不能危及粮食安全。城镇化率如果超过60%,意味着七八亿人进城,资源能源能否支撑也是个问题。城镇化更多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有意识地把产业布局分布到中小城市。如果小城市无业可就,那农民还怎么融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侵占农民土地,造成大量无地农民,城市化过程中就业不足、就业质量差,城市规划、建房用地、基础设施、社区发展没有充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公共政策不够完善等有可能造成贫民窟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贵宝
城镇化工作启动前,地方政府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将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发展相协调,做好城乡统筹;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协调,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将资源的集约利用、城市的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九三学社中央
城乡一体
引导农村劳动力变职业农民
城镇化一定要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只有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稳定生活,才能实现土地集中,才能发展现代农业;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现代化,而且可以向农村辐射更好的公共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
应警惕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80后”“90后”年轻人离开农村后大多不愿返回,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要想引导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通过增加种粮补贴、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完善社会管理和农村金融体系,确保他们的收入高于外出打工,这样他们才能安心留在农村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