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梁思成以降,传统建筑的现代化之路一直是中国建筑师的案头命题。作为梁的学生和继承者,吴良镛毕生的梦想是让人们诗情画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当下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试验场,传统、文化、个性和美感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吴良镛耄耋之年再出发,致力于解决 “城市病”和“千城一面”的庸俗化倾向。他不断重申半个多世纪前的常识:中国城市不应是西方僵化的复制品,而是富有传统和灵魂的家园。
中国城市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标新立异的试验场,吴良镛一直在对抗这样的潮流。他认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传统秩序的失落、时代精神的迷茫。
理想“孤本”
时间到这里仿佛变慢了。秋天早晨的菊儿胡同刚睡醒,一进一进的院子走入,粗斜的老树仍在,院子中央整齐地码了几十盆花草。四方形的天井让人安心。
不知谁家孩子在练钢琴,跳跃的《卡门》乐段从门缝里飘出来,不觉得吵,倒像是有人在极富旋律线的斜屋顶上掷玻璃珠。
有人趿拉着拖鞋走出屋,揉着眼睛背着手浇花。两位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偶尔才搭一两句话。他们身后墙上整片的爬山虎,叶子正逐渐褪成红色,结出了成串的小紫色果。
站在胡同里,市声渺远,只觉几千年几百年的日子就这么悠悠地过了下来。风雨不动的世上人家。
梁思成在1949年9月致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的信中,谈到建筑师的职责:建筑师是以取得最经济的用材和最高的使用效率,以及居住者在内中工作时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
他有意强调“建筑师”与“土木工程师”的不同,前者更富于艺术精神,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贴万物,并懂得一个好的建筑如何带给人感官上的愉悦、灵魂深处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