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城市景观:城市“造景风”蔓延成“疯”

时间:2012-09-1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近来,一股近乎疯狂的“造景风”正在各地蔓延。从“人间天堂”苏州和杭州,到古都西安、古镇凤凰,一些新上马的城市景观开发项目频频遭网友“炮轰”。前有苏州在建地标建筑被调侃为“低腰秋裤”,后有杭州规划设计的奥体博览城部分建筑被戏称“比基尼大楼”。“雷人”的不仅是建筑外形,一些地方还不惜工本大兴土木,有的甚至违背当地生态规律大造水景,引来非议。

城市造景“雷人”

近来,一些城市的景观开发项目频频“雷人”。一是地标性建筑外观被指“俗不可耐”。苏州在建的高层建筑“东方之门”被网友冠以“低腰秋裤”的“雷人”绰号;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馆与游泳馆项目俯瞰图,被一些联想丰富的网友直呼为“比基尼大楼”。

二是古城古镇新一轮保护性开发砸大钱。前不久,55亿元打造“烟雨凤凰”的计划令湘西古镇凤凰站在“风口浪尖”。尽管经营方辩称“非复制,也非重建”,而是建行政、居民、游客三大新区域,缓解游客压力,但“建新护古说”,在数十亿的投资规模面前,依然令人担忧。

三是“逆生态”大造水景。古都西安前不久掀起“造湖运动”,要在城区和近郊修建28个人工湖泊,希望重现自汉代就有的“八水绕长安”的美景。这28个人工湖水面总面积是杭州西湖的5倍多,造价更是高达百亿元。与之相仿,北方一些城市也大打“水景牌”,不仅投入巨大,而且违背了当地水土生态规律。

谁来管“随便建”?

细心者发现,这些在建“雷人”地标建筑及开发规划有两大相似之处,一是或多或少与古城古镇的后续开发沾边;二是相当一部分为开发商、私营业主的设计和建设行为。

以“东方之门”为例,舆论认为过于时尚现代的地标性建筑外观,与苏州当地整体的古朴文化风格很难匹配。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证实,“东方之门”项目系“私营企业的商业项目”,更是引发网友对开发商、私营业主“随便建”,地方主管部门“难插手”等现象的担忧。

就此类“随便建”现象,同济大学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表示,在城市规划中,无论项目与历史文化遗产或古城镇等地名沾边与否,拟开发项目的依法公示、重大公共设施项目规划交付地方人大审议等,都是卡住“随便建”现象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则是舆论监督,可以揭露那些潜在的违法违规现象。

“利”“义”如何平衡?

针对“低腰秋裤”“烟雨凤凰”等近期焦 点,阮仪三认为,对于那些与古城镇相关,甚至只是地理位置相近而“借壳”的造景项目,首先要避免“利”字当头,必需平衡好项目本身的公益性和商业性。

“比如,湘西的‘烟雨凤凰’项目,如果真是为了将部分凤凰古镇的接待和娱乐功能转移出去,稀释游客密度,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是对凤凰古镇本身的一种保护。但名字沾边的新建功能区,就不能挂着‘凤凰古镇’的名号,是旅游功能区,就应称为旅游功能区,不能建了‘假古董’,还拿‘凤凰古镇’的名号打擦边球。”

阮仪三认为,城市造景对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而言固然有巨大的利益可言,但开发本身更要重“义”。他说,这里的“义”包含一是遵纪守法,二是尊重自然、历史规律,三是尊重老百姓的看法,这样的开发项目才能不唯利是图。比如,西安重现“八水绕长安”的设计方案,阮教授分析,目前陕西地区仍是缺水区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人们一旦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城市景观:城市“造景风”蔓延成“疯” 的资料
· 山东将建"一张图"信息平台 卫星实时监测城市规划 [2016-06-16]
· 打破“村村点火” 推动城市规划高度集约 [2016-06-16]
· 中国海绵城市联合体出席萍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推介会 [2016-06-14]
· 李群:高标准、精细化搞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016-06-13]
· 关于征求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20-2030年)建设提纲意见的函 [2016-06-08]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