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做“强”做“大”,不是搞圈地运动,关键在于提高城市的实力和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把企业做强做大,而不是在于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地标是城市的价值高度
管理学家阿尔里斯说:区域即全部。
一个区域的建筑往往是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地方。地标建筑当仁不让地成为商务核心区灿烂夺目的地标性建筑。
要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除了建筑赋予的外延外,经济、商务、文化、精神、时尚、历史等诸多因素也必须包括在内。
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纽约曼哈顿,阿联酋迪拜,这四个区域与成都人南商务区,在地理位置、历史境遇上颇为相似,依江河而建,有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形成金融商业时尚中心。如今,上述四个区域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世界级都会区。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里已拥有30余座25层以上的建筑,进驻了超过500家金融公司,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不仅展现出城市景观建设之美,也展示出浦东建设与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而20多年前的浦东却是另一番景象。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开发浦东后,陆家嘴开始以“金融贸易区”的身份登场时,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一座座的大厦高楼才逐渐平地而起,不断刷新着上海的制高点。
浦东却以惊人的速度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新兴工业化国家30多年才走完的历程。如今的浦东,正在大踏步向现代化、多功能、外向型的新城区迈进。
从尖沙嘴维多利亚港远眺的中环,是香港最美的夜景。中环有数不尽的金融中心、各种各样的餐饮食肆和品牌时装专卖店,是游客和香港当地人最喜欢逛街的地方。世界十大最高建筑中,中环就有三建筑上榜:中银大厦,1990年完工,地上70层,总高369米;1993年香港中环广场大厦建成,高374米,78层,是香港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二期2003年落成,高420米,共88层,为香港最高建筑物。
如果说纽约是美国的“心脏”的话,只有57点几平方公里的曼哈顿区便可算得上是纽约的“心脏”。
曼哈顿是一个狭长的小岛,从北而南分为上城、中城及下城。著名的观光景点有上城的中央公园、上城东区、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汉博物馆、麦迪逊大道、上城西区、林肯中心、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哈林区以及77街以北的博物馆大道。中城区除了拥有与天争高的摩天大楼如帝国大厦、勒莱斯勒大楼、洛克菲勒中心,还邻近时报广场、百老汇剧院区、名牌货物集散地的第五大道、中央车站。中央公园的面积大得惊人有843英亩的土地。中央公园建成15年后,周边地价增长了9倍。
迪拜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背靠黄沙,面朝大海,淡水缺乏,没有公路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缺少医院和学校,村民以潜水采集珍珠为生。如今的迪拜有中东地区最完善的交通系统、最繁忙的国际机场、最好的社会治安、最繁华的商业区域。几乎全世界最著名的酒店、餐饮集团都将总部或者分部设立在这里。迪拜人买名车就如买白菜一样平常,裹在黑袍里的女人浑身上下是名牌衣服和名贵首饰。现在的迪拜在全球十大移民城市中位居首位。
一个地标性项目可以成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标签,能够大量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以及影视作品里,成为这个城市的代表,是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地标性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区别应该首先表现在精神层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代表城市商业未来的精神,代表着未来商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