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的历史价值,我还要说的是提篮桥犹太人保护区。这块地方本来叫北外滩开发地区,已经做了完整的经济开发规划,但后来我们发现,这块地方有意义深远的历史记忆——1934年希特勒上台之后,对犹太人赶尽杀绝,当时中国驻奥地利领事何凤山先生签发了1000多份护照,让3万多犹太人来到了上海,居住在提篮桥,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他们才返回家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都不收留犹太人,但是中国给了他们一片安身立命的地方。这体现了上海人民的善良和友好态度,以及犹太人自身的团结和奋斗。对这块地方是否要保护有很大的争论,因为这毕竟是犹太人而非中国人的重要历史,而这块地方是发展的黄金宝地。我认为,这是有重要国际意义的历史建筑,并且已经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重视,我们有保护的必要。于是,上海在2003年1月份将它列为本市第12块保护区。 2005年,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海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了100个犹太人回来探亲。其中有一个叫布鲁门萨的人,是世界银行总顾问,前卡特政府央行行长,后来的财政部长,他认出了自己居住的街道和房子,非常激动,表示要永远记住上海人的恩情。留住了房子,留住了物质形态,才能留住历史的记忆和真实的感情。后来,有国际友人联系我要将提篮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其他犹太人纪念地都是监狱、集中营和墓地,与杀戮、苦难、死亡有关,只有提篮桥象征着生命、友谊与和平,是两个伟大民族真诚友谊的见证。现在犹太人协会也在筹集经费来修缮、保护、再利用这个地方,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这些历史价值不是用金钱所能计算的。
我不赞成现在一些城市的改造理念,一定要拆掉旧房建新房。其实,城市建设应该和人体新陈代谢一样,好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因为,保护城市遗产是为留下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既是现代建筑,也是小桥流水人家。贝聿铭说: “我的苏州博物馆要中而新,苏而新,我的博物馆在苏州古城里面,要和苏州古城取得协调,我从苏州的传统建筑中获得了灵感。”我们的传统建筑要多留一点,多保一点,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新的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