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名城越来越面临不断扩张的压力, 以绿地商业公园为中心的持续的向外蔓延和居民区的开发已经构成了对城市原有景观及其独特风貌的威胁。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尤其是维护好、保护好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成为了摆在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各级研究机构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
英国历史名城——切斯特城,在这方面的做法颇具借鉴意义。
历史名城呼唤紧缩发展之路
英格兰的许多历史名城可能正是紧凑城市的缩影。自由排列的住宅彰显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们有明确的城市中心,还有由综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所形成的优美的城市景观。
城市边缘区的开发通常都通过绿化带政策或地方的限令得到了控制,因此,最近的农村与市中心的距离常常不超过2英里。受“优质环境”的评比的影响,历史名城越来越面临不断扩张的压力。而新式的城外休闲娱乐设施的开发也正在削弱城市里著名的中心区的生机与活力。
在历史中心要容纳大型的开发项目必将破坏其浑然天成的城市特性,在这里,狭窄的街道和紧密的空间早已进行过人性化的设计,而额外的开发只会冒减少绿地面积,恶化城市拥挤状况的危险。
其实,并不只是开发的压力,活动的增多也会造成许多问题。小汽车拥有率及使用量的提高常常导致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还有狭窄的街面和广场上的停车问题,以及居民的购物环境及其他商业活动的困难。涌入城市的大批游客也形成了与当地居民的潜在冲突,对观光地的建筑本身也有一定的破坏。
这些压力实际上正在为许多中小城市所体验,但似乎都不如历史名城表现得那么严重,因为这类城市对各种人类活动来说,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然而,历史名城也是真正面临失业,社会紧张,衰退及缺乏廉价的住房等社会问题的地方。表面的繁荣往往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历史名城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92 年,“英国遗产”组织,环境部及切斯特城的地方政府共同发起了一项研究项目,其主旨是考察:是否有可能确定一座历史名城的环境容量,如果是,又该如何确定在存在着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悲观论调的时候,将这样的研究结果应用到切斯特对它是否有利。
确定环境容量是保护历史名城的前提
如果要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容量是一个需要加以探讨的重要概念,在向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个概念转化为某种实际的可操作的方法。所谓环境容量,即保证在既定的容量下该环境仍然可以正常地执行各种功能。这就相当于承认存在着一个阈限,超过了这个限制,环境就将不堪重负。
把环境容量的概念应用到历史名城的目的在于确定城市的规模,而一旦超过这个既定规模,城市的基本特性就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应该如何确定这个规模呢?
在研究中,凡是确定最优化的人口数量的方法都因为过于简化而很快就被排除了。限制性的因素必须涉及到所在地的独特要素。研究者确定了三种形式的限制性因素:阻碍城市向外扩张的条件,如巴斯城就坐落在山林的包围圈中。历史中心的限制性特征,如坎特伯雷的市中心是由古罗马城墙的遗址和环绕中世纪大教堂的区域严格划分出来的。在城市发展速度上的限制,这样城市才能在保持其独特风貌的前提下吸纳更多的发展内容。
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环境容量可能是由这三种限制性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决定的。处理人为资源的困难就在于缺乏明确的限制门槛. 在当前所定义的一系列的限制性因素,能够在任何时期都构成“限制”?或者能否通过更好的治理来提高这个阈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