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城市规划 >>
 
当拆迁披上“公共利益”的外衣

时间:2010-08-30  来源:都市世界  作者:lixy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业主行政诉讼四部门

就在这次涉及广泛的拆迁过程中,湖苑五区的100多户居民连续4次向两级法院提出4项行政诉讼申请,分别起诉常熟市规划局、发改委、住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已经过了两个月,既没有被驳回,也没有立案。居民难以预料,他们所依据的法律到底能不能保住他们的房子。

8月15日,缪志涛接到了常熟法院的通知,关于撤销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撤销拆迁许可的诉讼已经立案,但还没有接到开庭的消息,而公告上最后的拆迁期限是9月8日。

居民们心里的疑问和争论还在继续,缪志涛依然在等待开庭,坚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天奔波在未知的途中。从今年的2月11日以后的这段日子,在邱丽芳的日记里有着清晰的记录。邱丽芳说:“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的一段,重要的一个历史。我记录下来这些,我觉得这些非常有必要,因为这只是一部分,什么事情都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我相信最后我们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解决。”

新闻评述:

当我们习惯了新闻中经常出现的“强制拆迁”的场景的时候,那些人还在半夜沉睡的时候被突然叫醒强行拖走,随后,房子便轰然倒塌的情况。那些所谓的拆迁都没有按照固定的程序,当然也没有法律的依据。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土地上天天上演,上演背后昭示的其实很明显,那就是利益的纠葛。对于任何一项拆迁行动,无不是各方面的利益主体的一次大规模的分赃行为,由于拆迁能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违法的成本,所以,无数的人会铤而走险。借助着拆迁的过程迅速发迹。

常熟市的这一次拆迁跟以往的有所不同,因为它被披上了为了“公共利益”的外衣,这样就使得这样的行为有了看似合法的程序。但当我们纵观整个事件进程的时候,关于“公共利益”,到底“公共”在何处成了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因为800户居民必须拆迁,并且这里的房龄毕竟还不满10年,而国土储备中心作为拆迁的主体其依据是进行“琴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

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公民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对于公民已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在征收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是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但是“公共利益”的范围界定在法律上是一个空白。但是,当强制拆迁披上“公共利益”的外衣的时候,就会显得冠冕堂皇。当这些居民要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时候,这个时候,法院也开始犹豫了。作为公民最后一道公平公正的防线也正在失去本来的意义,那么,谁也意想不到会不会还会出现在以往中的自焚事件。

纵观整个事件的过程,常熟市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国土储备中心等等政府部门都无一例外被牵扯进来了。它们的种种行政行为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在堂而皇之进行着,背后满足的却是各个部门的私欲罢了。我们不难想到,当这样的一个休闲商业区的建成难免会形成所谓的名义GDP总量,而如今的这个GDP又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个硬指标,当这个指标越来越在总量上变大的时候,按照政府的逻辑,职位的升迁将被提上日程了。

但整个事件的依据是否合法一直是人们诟病的问题,假如是在不合法的道路上做出来的成绩,那么,这样的成绩算不算成绩呢?因为“公共利益”的范畴内原本不应该包括“商业开发”的内容。既然是公共利益,那么就应该是一种来自于纯粹的为了大部分的利益的行为,很难说,将未满十年房龄的800户局面拆迁掉建立起来的“休闲商务区”就是“公共利益”吧!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当拆迁披上“公共利益”的外衣 的资料
· 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将在常熟举办 [2014-04-16]
· 未来城市大量拆迁是今天盲目规划的结果 [2013-11-18]
· 未来城市大量拆迁是今天盲目规划的结果 [2013-11-18]
· 有多少城可以重来:常熟从沿江时代走向环湖时代的启示 [2013-07-23]
· 部分地方政府被指将城镇化简化为拆迁征地 [2013-02-1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