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从《规划纲要》的文字叙述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海南岛海岸带六大功能分区的任务各有侧重,但都无一例外地与旅游业密切关联。在邓小刚的详尽解读下,各个开发区的特点一一展示出来——
临港经济区主要包括港口和港口周边的工业区、加工区,其任务是发展临港产业。省政府要求将工业集中到现有的工业开发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临港一线,例如海口、老城、洋浦、八所等地。该区开发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效率原则,即通过引入大企业、大项目来带动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这个功能带发展旅游有着自己的特色,就是工业旅游。通过这种旅游,游客既可领略到工业发展的历史,又可感受现代化大工业的气氛,甚至还可以在食品厂、饮料厂等地进行体验式旅游。
城镇生活区主要是指沿海的城市生活区,其核心功能是承载城市发展,为居住人口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该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服务业。“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邓小刚特别强调了城市岸线的开发。他表示,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景观,这就离不开对于城镇海岸线的合理开发。在规划中提到,对该区域尚未开发的海岸线,除必要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外,要严格限制其它建筑物建设,例如海口的东海岸要预留更多城市居民休闲去处,要更多地建公共浴场,“其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旅游休闲区的开发分为两大块,即为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进行区别性开发,以面向不同的旅游需求。高端的休闲区以旅游度假为主,要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地率,还要严格限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离海岸线的距离等,如正在开发的海裳湾、神州半岛、棋子湾等,这部分海岸线将来实际规划控制较严。观光旅游面向大众,这部分海岸带发展的重点是宾馆酒店、文化娱乐、运动休闲、餐饮购物等。
生态保护区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海洋资源、海岸资源,包括湿地、红树林、青皮林、沿海防护林等。“这类海岸带的保护,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核心部分是永久性不能开发的。”邓小刚认为,这一部分岸线除了生态保护功能,还承担着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功能。这部分区域的外围部分可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实行保护性的开发。例如,在保护区外围建设沿海观光公路,游客可方便地进行自驾游,甚至在保护区附近建设露营地,满足背包客、自驾客、房车客等旅游需求,也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唤起大家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农业和渔业区,主要用于农业和渔业生产。这个区域的旅游正是海南旅游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以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将来可能通过规划引导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渔家乐等。例如休闲农业可发展热带水果的采摘游,休闲渔业可发展观光海钓等,都是农业和渔业转型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