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最怕同质化竞争
地方政府的热情丝毫不亚于省政府。公开信息显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初步确定规划主体区包括山东的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六市以及滨州的无棣县和沾化县所辖的陆域,陆域部分共涉及到51个县市区。
22日,青岛市政府负责人和其他六个地市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均参与了此次论坛。这些官员传递的消息表明,山东蓝色经济的建设正在提速。“我们在蓝色经济的建设上目标是3年1000个亿的投入。”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表示,现在来看,很可能会超出1000个亿,那么照此匡算,潍坊每天在蓝色经济上的投入不会少于1亿元。潍坊并非个例。按照其他常务副市长的说法,各个地市蓝色经济建设均在提速。
当省内城市蓝色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时,关于同质化建设的担心便随之而来。据本报掌握的资料,目前七个城市都有建设港口或大多数城市均在机场的建设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在产业的规划上各个地市也有雷同。“最怕的就是近距离的同质化竞争。”参与论坛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内知名学者王兴斌说。“在蓝色经济的建设上,山东最大的调控难题是这七个城市怎么合而不同?”王兴斌说,七个城市如果在自然生态形态、核心产业、文化特色上各有不同,用自己的长处和其他城市的长处竞争,最后会形成七个城市均有提升的不同形象。“我不希望七个城市是一个形象,那就糟了。”王兴斌说,蓝色经济区规划的最大难点,就是这七个城市怎么合而不同,而不是简单的同质化竞争。“中国的体制,我很坦率地讲,是行政化的体制, GDP是决定这个市长政绩最重要的标志。尽管我们说G D 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 D P是万万不能的。”王兴斌认为,在蓝色经济的建设中,七个城市会有重复有雷同,这是下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他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既是蓝色城市又是有不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特色,而不是惊人的雷同。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考验山东省也是考验各个城市领导智慧的关键点。
区域一体化提上日程
对于外界的上述担忧,山东省已开始未雨绸缪。
从宋军继的观点判断,拒绝同质化竞争,开展区域一体化建设已被山东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我要做的一个工作重点便是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宋军继说,山东省将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体系和区域政策、生态环境治理等一体化进程。
除了避免产业过多雷同外,宋军继还透露,下一步七个城市还将在一卡通工程上下工夫。“在各个地市通用,在公用事业、交通、旅游和消费等方面通用。”
此外宋军继还说,之后蓝色经济区还将统一电话号码区号工作,同时推动科技成果、物流资源共享。
本报注意到,山东省准备推出的这些措施与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现在改革有些类似,在长时间的恶性竞争后,上述地区更加关注融合,一体化建设被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其在招商引资以及一卡通建设上就有上述的动作。
巧合的是,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也提到,各市、县要结合自身实际,培育竞争优势,加强彼此间信息交流和区域协作,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山东省的未雨绸缪,显然能为各个城市的融合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和财力。此外,宋军继透露,金融领域上,目前由山东高新投参与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的筹建非常顺利,这将为蓝色经济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由此而见,尽管前方并非一片坦途,但蓝色经济的畅想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
蓝色经济区七个城市的政府官员在畅谈蓝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