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渊源,才可能发展为副中心
城市副中心的发展,除了高度集聚的经济投入和建设规模之外,还应延续历史文脉。伍江说,徐家汇、五角场等城市副中心,甚至更次一级的中心,如静安寺等,早在开埠以前就是集聚区。只有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区,才可能发展成为副中心。
“我们地区作为商务中心的历史也有100多年了,尤其是1894年建成的301号馆,是日本最早的办公楼,同时也是日本商务中心的出发点。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被拆除了,后来我们在上海郊区烧制了跟过去完全一样的瓦片复原。”中岛利隆在介绍“丸之内”的开发时说。
真如城市副中心规划方案着重从“寺、仓、市、轨”这些值得重视的历史记忆点,体现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规划在真如古寺东部以绿色开放空间重塑古塔的区域中心地位;在曹杨路东面地块内保留三幢质量良好的原物流仓库建筑,进行建筑改造和功能置换;铜川路水产市场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将退出历史舞台,规划通过保留市场大门等富有特征性的建筑局部,将其影像留存在新的城市生活中;保留原上海西站货场用铁轨,设计为富有历史记忆的环境景观。
目标:世界绿色生态城区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副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大势所趋,这是昨天被专家们频频提及的。
斯蒂芬提出了“绿色城市主义”的概念。他说,“我们今天所在的真如城市副中心,已经到了很有挑战的一个阶段。”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城市副中心要在设计上考虑低能源消耗,让建筑本身在节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规划中注重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伍江说,城市副中心必须是人活动的中心,鼓励小尺度但高容量的街坊开发,以避免削弱人的活动范围。尼古拉斯则不讳言开发拉德芳斯区时的教训:人们无法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到达拉德芳斯区,而且环路很喧闹,因此即使该区住着2万名居民,人与人之间仍缺乏真正的交往。目前正设法使道路变得人性化。
会场光线渐暗,风声水声渐起,拉尔夫以一段理想中的副中心视频收尾了他的演讲:“大家可以看到,副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而且整个社区是活的,既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同时又是满足个人对城市憧憬的地方。”
《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绿色建设标准》的目标,是把真如城市副中心打造成节能减排的先进典范,使其在10年至15年的发展期内,建设成为世界绿色生态城区的新兴标杆。何智奇表示,绿色还意味着要安全,目前正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通过预先干预方案,解决将来的公共卫生公共安全问题。
三个五年建成真如城市副中心
昨日,场外网民还就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中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与现场嘉宾积极互动,充分体现了市民关心城市发展的热情,将论坛推向高潮。
网友: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进度如何?什么时候算最后建好?
何智奇:区委、区政府的规划是三个五年计划。分四步走。第一步,花三年时间把基础设施全部做完,包括交通、道路、绿化、公园等。第二步,同时进行土地出让,由发展商来开发商业楼宇,这步大概需要六到八年。第三步,全力以赴服务这些商业开发公司。第四步,着重整个的营运管理。
网友:当气候变化变成人类危机时,城市建设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刘珩:我是建筑师,我们有很大责任为城市多着想。我觉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
李振宇:我觉得我们不能片面靠硬技术来实现,应该更多考虑软技术。比如厨房和卫生间是分离的,你去淋浴时,因为上海的淋浴器装在厨房里,洗之前要放3分钟的冷水,这就是很大的浪费。如果厨房和卫生间最长的距离不超过2米,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
真如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
简介
东起岚皋路,西至真北路,南临武宁路、中山北路,北接沪宁铁路,总面积约6.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范围东至静宁路,南至武宁路,西至桃浦河,北至上海西站北侧富平路和规划边界,总用地面积约2.4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服务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地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1994年研究启动,2007年开发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