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市政管委被诉非法扩大拆迁范围;回应称图纸可能系拆迁公司制作
7月10日,海淀区东升乡清河村,建设中的羽毛球馆暂停施工。由这块土地拆迁引发的官司,刚刚开始。
关注焦点
2006年,海淀区清河村11户居民被拆迁。
2008年3月,居民之一、海淀区人大代表温惠玲通过调查认为,此为违法拆迁,他们并不在当时市规委批准的拆迁范围内。当初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拆迁人员展示的拆迁图纸,她认定是一份假图纸。
直到昨日,此块地的审批手续尚未办理下来。
54岁的温惠玲曾经为自己的一次高觉悟而自豪,但“现在有些懊悔”。
2006年4月,当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派拆迁人员拿着“奥运环境整治”文件和拆迁规划图找到她时,这位海淀区东升乡清河村朱房西洼居民,很快就同意拆掉栖身20年的老房。
“还动员不愿意拆迁居民配合拆迁。”温惠玲说,身为海淀区人大代表,应该替政府分忧。
3年后,温惠玲来了个180度转弯,她开始指责那次拆迁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去年,她得知自己和10户居民并不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划定的拆迁范围内,并发现当年的规划图系伪造。
近日,温惠玲将海淀区市政管委会起诉至法院,指责其涉嫌假借“奥运环境整治”的公益目的,伪造图纸,非法扩大拆迁范围,欺骗签署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7月3日,海淀法院受理此案。
海淀区市政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未见过涉案假图纸,拆迁温惠玲等人房屋是考虑到当时的整体拆迁效果。他表示,会尊重司法,一切等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
响应号召拆迁
居民温惠玲说,拆迁打着“奥运环境整治”的旗号。她搬迁后,还动员其他几户居民响应政府号召。
温惠玲,海淀区东升乡清河村朱房西洼(当地习惯称之为西洼村)19号居民。
这位54岁的海淀区人大代表,做过多年社区工作,温惠玲的思路清晰,语速极快,让人很难插话。
西洼村位于北五环北侧,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
北五环是2008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路线,北京体育大学是奥运会训练场馆之一。按照奥运场馆周边环境整治的要求,海淀区政府将东升乡清河村朱房西洼列入了2006年度城中村环境整治项目。
2006年5月,北京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海淀区2006年度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批复》(京政地200649号)中,同意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实施“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西洼村城中村环境整治”工程,使用土地65.24亩,其中17.42亩属于市政道路用地,47.82亩属于市政绿化用地。
很快,就有拆迁人员拿着政府文件和拆迁规划图找上门,在这份题着“新北京、新奥运、新海淀”的图纸上,温惠玲看到自家老房确实在规划圈定的红线内。
西洼村居民王胜元、郑清龙也记得自家房屋在那份图纸标注的拆迁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