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将开展3个月消防整改
2月8日,各媒体报道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前一天在汉正街火灾现场检查救灾情况时的表示:“反思这次火灾,中心城区像汉正街这种商铺、仓库、住宅混居模式必须改变。”
近20年来,武汉市对汉正街进行过两次改造,让百年老街“更新
”近一半。这次,该市要通过3年左右时间彻底改造汉正街,大力提升汉正街的商业业态模式和经营格局,让汉正街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次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武汉市政府秘书长谭仁杰在通报汉正街火灾情况时强调,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举一反三,要开展为期3个月的消防隐患检查整改工作。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事情要从2月5日说起,当天,位于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618号的武房1号还建楼发生火灾。上午9点51分25秒,市消防局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调集22个消防中队、80辆消防车、500余名消防官兵、300余名公安干警赶赴火灾现场。由于火灾现场存放了大量的塑料制品,主要是塑料工艺品、礼品、雨伞、鞋,因此在火灾持续过程中产生了浓烟和气体,造成火灾现场楼上的居民被困。现场指挥部积极组织力量,迅速开展施救,疏散失火现场和周围的居民、顾客和经营者。
火灾发生后,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市长阮成发分别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疏散群众、抢救人员、控制火情火势、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大火到2月5日下午2点得到控制,下午4点50分左右被扑灭。从2月6日凌晨到现在,有关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全部的清理,现已基本清理完毕,发现一名死者,经查,死者名叫凡军辉,男,35岁,浙江人,为受雇民工,由于3楼结构复杂,死者在火灾发生后未能及时逃生。在现场施救中,消防人员从有害浓烟中采取抱、抬、扛等方法,奋力疏散出老、少、病人员11人,在当时现场无法确定其健康状况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送往医院观察。其中有1名老人因原有基础疾病,病情较重,目前生命体征指标稳定。截至目前,已有7人出院,4人继续留院观察。另有在救火战斗中负轻伤的3名消防队员和1名公安干警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无群众因火灾受伤,无在医院死亡病例。
商住混杂造成施救困难
此次汉正街火灾为何火势这么大?扑灭时间长?武汉市有关方面的解释是,火灾发生后,引发火灾的商铺业主曾自行扑救了20多分钟后才报火警,贻误了救火时机。火灾事故燃烧物质为玩具、胶鞋、布鞋、棉布娃娃、衣服、树脂等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工艺布匹。整个商城物资堆放密度大、间隙小,且火灾燃烧面积大,扑救相当困难,当表面明火被扑灭后,水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渗透到物资堆垛内部,堆垛内温度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散开,加之火场本身温度、有害烟气等燃烧物温度很高,使被扑灭明火后的堆垛内温度达到物质燃点,导致堆垛复燃现象出现。
在火灾当日的救援过程中,受狭窄道路限制,数十辆消防车只能停在多福路、利济路两侧,仅有两辆消防车能靠近失火楼栋,展开扑救。停靠闲置的消防车无奈成为供水车,连接的水带最长达1公里。
失火的武房1号是一栋还建楼,由武汉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于1996年建设,1998年投入使用,建筑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9层,其中地上1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3层,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200平方米,4—9层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350平方米,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7100平方米,地下1层和地上1层为商铺,2层部分为仓库,3层为仓库,共有商铺149间,其中地上1层、2层商铺119间,地下1层商铺30间,主要经营塑料花、工艺礼品。仓库共有49间,位于建筑物的2、3层。该楼的4—9层为住宅,应有住户208户,其中有31户将自己的住宅出租给了经营者,实有住户177户,753人。火灾发生后,4—9楼的495名居民得到了及时疏散,其中,107人安排到附近宾馆,其余疏散人员均已投亲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