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曾多次发生火灾,目前隐患仍未消除
汉正街是华中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日均人员流动量约20万人次。由于商家的扎堆效应,汉正街拥堵现象较为严重,一直是武汉市消防安全的重点地区。近年来,武汉市采取调整业态结构、加强区域综合治理等方式,逐步改善了汉正街地区的经营环境,消除了部分消防安全隐患,但目前该地区仍存在商住混居、老城区电线老化且乱接乱搭等安全隐患。
2007 年8 月11 日上午9时许,汉正街华茂商城1号楼一楼,一间门面的阁楼发生大火,消防车迅速赶到扑灭大火。
2007 年12 月4 日凌晨4时许,汉正街金昌布匹市场突然发生火灾并蔓延多家商户。一名值夜班的男子因吸入浓烟过多窒息身亡。
2007年12月15日晚,汉口汉正街永宁二巷一栋老式民房突发大火。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还抢出2个滚烫的煤气罐,周边大批民房和毗邻价值30余万元的布匹仓库免遭火劫。
2008年3月22日晚,汉正街一仓库发生火灾,价值数十万元货物化为灰烬。
2008年8月9日上午,汉口汉正街华贸1号楼8楼楼顶失火,3间搭建房被烧为灰烬。
2008年8月28日上午9时许,汉正街一栋作为仓库的四层民房突发大火。汉正街消防中队紧急出动将火扑灭。
2008 年12 月18 日凌晨3 时,汉正街人和街一家服装店突发大火,几十万元的货物被毁。一条电缆被烧坏,导致附近千余户通信中断。
2009 年1 月3 日上午7 时20分左右,硚口区汉正街两栋私房起火,由于救援通道受阻,楼内大多物品化为灰烬。
汉正街的火灾有其可怕之处:这里为中国排名前十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店铺林立且“前店后厂”模式较为普及,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火烧连营”。此次火灾发生后,过火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消防车虽出动80辆之多,但受地势限制,只有少数车辆能靠近火源实施营救,火势控制十分不易。另外,因为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员疏散过程也显得十分困难。
商住混杂模式必须改变
汉正街为何隐患屡除屡现?早在2006年,经过3个月的专项整治,6000多个小作坊搬离汉正街,武汉市有关部门表示:“困扰汉正街10多年的火灾隐患彻底铲除,30万人摆脱了火灾威胁。”然而时隔2年多,汉正街再次发生大火。对此,谭仁杰认为,2006年对服装小作坊的整治是成功的,只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近几年经营格局有变化,出现了新的隐患,市政府曾先后15次对汉正街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
商住混杂是汉正街的突出特点之一,以本次发生火灾的源祥大楼为例,从地下1层至地上3层为商铺,4至9层为住宅,177户居民与149间商铺、49间仓库共处一栋大楼。“商铺、仓库中的大量鞋袜、玩具、塑料工艺品等都是易燃物,即使小火也很有可能引发火灾,殃及楼上居民。”
“用3年左右时间彻底改造汉正街。”2月7日下午,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来到汉正街火灾现场,检查救灾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按照新理念、高起点,将汉正街规划建设成一个“老街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