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上各大城市地铁的情况不太一样, 有的大力发展“地下经济”, 使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有的则将目光转向地铁口外的黄金地带, 让地铁在“ 大商业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 站内还是站外, 地铁的发展, 总是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一些文化底蕴不足的城市, 在地铁文化的影响下, 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城市的发展步伐。
随着地铁的不断发展, 一大批产业诸如建筑业、商业、地产、零售业、旅游业、广告业等等都搭上了地铁这班快车。这些看似独立的经济个体, 都与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状况紧密相连, 而地铁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地铁文化影响着地铁站的出入口建设。出入口怎样展示高品位的地铁建设, 怎样与周边的氛围和谐一致, 都渗透着地铁文化的印迹。地铁文化也影响着站台内部的建设。大到站台的设计布局, 小到站台上的一个广告牌都渗透着一个城市地铁文化的定位, 展现地铁文化的整体构想。基于地铁文化的定位, 建筑、旅游、广告、商业便与地铁文化相适应, 满足地铁文化的发展需要, 形成以地铁文化为核心的经济产业, 处处体现地铁文化的影子和痕迹。地铁建设已有百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的发展中, 地铁文化在地铁与城市之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铁文化无疑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地铁甚至对整个城市的评价, 文化层次高的地铁可以提升城市的地位, 从而直接地拉动旅游、广告、商业等经济发展, 由于充足的人流, 建筑房地产、大型商圈的建立也就随之而来。因此, 地铁建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地铁文化的衔接、搭桥。从世界上地铁经济发展最好的巴黎、东京、莫斯科地铁来看, 高层次的地铁文化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进而凝聚了人流, 提升了人气, 带动了地铁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 地铁位处地下, 如果缺少文化的打造, 压抑的地下空间将会让人感到局促, 因此, 人们需要浓郁的商业气息和艺术氛围来改变这种压抑的感觉, 这也是地铁文化建设的最基本需求。目前,巴黎等城市的地铁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亮点, 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景点, 其文化建设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地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 它会拉动相关的经济产业, 并使之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地铁文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包括方方面面,其本身的商铺就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纽约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居世界首位, 日客运量已达到2 000 万人次, 其地铁商铺2004 年营业总收入超过115 亿美元; 东京地铁仅便利店就有38 家, 2004年广告售额362 亿日元, 整个地铁商铺销售总额980 亿日元; 香港地铁总长虽然只有43.2 km, 但它的日客运量高达220 万人次, 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 地铁商铺2004 年带来的经济收入超过96 亿港币; 广州地铁沿线的天河城商铺出租率达100%, 在地铁开通之后, 首层铺位的月租金从200 多元/m2 飙升到最高900 元/m2, 仍然一铺难求; 巴黎地铁之所以发达堪称世界之最, 其原因在于百年来孕育了独特的地铁经济和地铁文化,它不仅有运输功能, 还犹如一个“地下超市”。据统计, 巴黎地铁站中设有“ 商业点”( 利用人工销售的商店) 800 家, 包括百货店、饮食店、音像中心、书店、服装店、鞋帽店、香水店、花店、礼品店、照相馆以及免费报纸供应处, 一些名牌商品专卖店也位列其中。除此之外, 地铁内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类自动售货机。“巴黎独立运输公司”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地铁营销”的公司, 对地铁商业点进行统一管理。
从纽约、东京、香港、巴黎的地铁商铺每年带来的不菲经济效益来看,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地铁不仅仅是一种解决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地铁商铺之所以受到商家的青睐, 原因是有足够的客源, 如果地铁站内建设犹如菜市场, 杂乱无章, 相信各大品牌的商家都不会问津。反之, 如果地铁内环境清新宜人, 除了作为交通枢纽外, 地铁还将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