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八 1号线为什么采用B型车
李敏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地铁车辆分为A、B、C三种车型。其区分标准主要在于车体宽度和运量,选择B型车同合肥的客流预测有关。
据介绍,标准B型车宽2.8米,高3.8米,车体有效长度19.8米。很多城市选用的都是B型车,譬如北京地铁直到现在选用的都是B型车,杭州地铁、广州地铁3号线是B型车,正在建设中的沈阳地铁选用的也是B型车。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的车辆一列车有6节车厢,车体长度在120米左右,满载情况下可容纳1460人。
“远期运营计划基本上是这辆车刚走,下辆车很快就要到了。”李敏对媒体憧憬,1号线初期、近期、远期高峰小时行车对数分别为13对、18对、30对,即远期会达到2分钟一趟车,市民等车将不会等太久。此外,其平均速度最高达80公里/小时,考虑到站停、弯道等造成的刹车,一期工程平均运行速度为32公里/小时。据介绍,1号线远期最大断面客流方向拥挤度平均在5人/平方米以下,4~5人/平方米的累计区间长度约占全线运营长度的24%,既保证乘客不会太拥挤的良好舒适性,又兼顾了运营效益。
焦点九 合肥市民何时坐上1号线
根据建设进度,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行政报批手续中最后一个环节,审查通过后,按照有关规定,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所有建设前期规定手续办理完毕,5月份将具备全线工程建设招标条件。
市轨道办表示,根据设计标准和建设规范,1号线1期工程建设工期约需4年6个月。具体节点工期为:预计2014年4月30日实现“洞通”;2014年6月30日实现“轨通”;2015年10月1日实现试运行;2015年12月31日实现试运营。“不过我们会加速建设,争取实现2014年底全线通车。”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1号线全线开工时间计划为6月30日,但是具体开工时间将视招投标等前期进程而定。
焦点十 1号线建设应做些什么
昨天的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上,专家们以书面和口头形式,从专业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专家组建议: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大连路站(不含)到徽州大道站,应尽早获得批复,争取在一期工程大面积建设的时候,把二期工程的审批程序走完;合肥轨道交通建设不需要追求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要向国内最成熟的看齐;进一步完善管线迁改方案,避免二次迁改;工期制定基本合理,但是1号线建设途经建筑密集区,且合肥是首次建设地铁,整体工期偏紧;1号线大东门站和合肥火车站两大工程建设具有难点,应控制施工风险。
专家们还建议合肥效仿上海等地的“一卡通”,尽早制定统一接口,实现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形式乘车“一卡通”,为市民创造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