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机动车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烦”,市民常常用这个字来形容遇到交通拥堵时的心情,然而,交通拥堵所带来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烦”这样的内心感受,其还可以用更为直观的数字衡量——“拥堵成本”。日前,本报记者通过大量采访,试图用数字还原这个城市因为交通拥堵所产生的“拥堵成本”。
“拥堵成本”如何计算
城市交通拥堵,到底给市民出行增加了多少“拥堵成本”?最近,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国内几大城市中,北京的“拥堵成本”最高,每个车主平均每月要为堵车“埋单”375元。
“拥堵成本”究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据了解,目前计算城市交通“拥堵成本”所采用的模式是:堵车时每公里数用时间衡量油耗,三分钟相当于一公里,以每辆车平均油耗每百公里8升计算,则每三分钟因拥堵停车产生油耗0.08升,每分钟因拥堵停车产生的油耗就是0.027升。
假设每天每辆车因堵车额外耗费时间按30分钟计算,平均每辆车每天的额外油耗为0.8升(事实上,频繁的起步停车油耗要大得多)。以93号汽油每升6.37元计算,每辆车每天额外耗费0.8×6.37≈5元,按每辆车每月22个工作日遭遇堵车计算,每月就要多付110元油钱,也就是说,每辆车每月的“拥堵成本”是110元,一年的“拥堵成本”是1320元。
对此,零点集团指标数据业务总监张慧表示,不敢说这一计算方式是否科学,但至少更为直观,它一方面反映出居民对于交通拥堵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交通拥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拥堵账”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私家车 每年多花2534.4元
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南京路、海光寺、南门外大街、中环线儿童医院附近……津城的很多地段都会出现堵车,少则堵上5分钟,堵上20分钟、半小时也是常事。
记者在近一周时间里随机采访了市内100余名车主,得到的结论大概是,每人每天被堵在路上的时间大约为40分钟(不包括因事故引起的大范围拥堵,周六、日时间也包括在内),按照“拥堵成本”模式计算,40分钟的油耗大约是1.07升。按照93号汽油每升6.58元计算,每天额外耗油费用7.04元,按照一个月30天计算,每月的额外耗油费用是211.2元,一年是2534.4元。
根据交管部门的统计数字,目前津城市内六区私家车(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其他区县以及其他类型机动车排除在外)保有量为69.1万辆,油改气车数量为4000余辆,占的比例不到1%,按照剩下99%都耗油计算,每年因堵车造成的额外耗油费用为17.34亿元。
出租车 每年少挣14560元
海河出租汽车公司的张勇师傅开出租已经15年了,“以前马路没有现在这么宽,可是车少啊,跑起来特别顺,除非出事故,很少堵车,现在每天出门,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马路上黑压压的全是车,根本跑不起来。”因为堵车,张师傅的账本上也多出了好几项花费。
南门外大街——海光寺——卫津路,快速路昆仑桥——海津桥,这是张师傅早晚高峰时段跑活儿过程中最堵的地段,基本得堵上20分钟,周六日稍微好一点可也有限。单跑白天活儿的张师傅掐指算算,每天被堵在路上的时间大概50分钟(前提是不遇到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