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分钟,如果不堵车,至少能跑4个10块钱的活儿,就是40块钱,我天天出车,堵车要少赚280块钱,按照一年52周来算,就是14560块钱。”张师傅说,这还不包括其他几项因堵车带来的支出,等待期间耗油每天至少10元,一周是70元,一年是3640元;车辆等待期间运转和通风造成的损耗,走走停停对发动机的磨损,相关维护费用一年至少600元,把之前的这些费用加起来,是18800元。平均到每月因为堵车“少挣多支”的钱共计1566.7元。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本市出租车目前的数量是3.2万辆,按照每辆车每年因为堵车造成损失18800元计算,每年的损失达到6.02亿元。
声音
为错开堵车高峰 情愿晚回家
黄小姐每天要从河北区建昌道坐公交车到南楼上班,先坐30路,再倒47路。“早晚高峰时正义道到常州道基本上天天堵车,每次堵上15分钟,着急啊,迟到扣钱!”晚上黄小姐6点下班,可她一般都在单位待到7点半再走,这时候可以搭同事赵小姐的车,赵小姐家也住河北区,为了不堵车,每天也不得不晚走一个半小时,为的就是躲开交通高峰时段。
不要单纯为了有车而买车
北方网论坛近一个月关于交通拥堵讨论、探究原因和商讨解决之道的帖子有数十个。名为“艺术家陈冠希”的网友甚至提出了“建议天津5万元以下的轿车禁止上路”的观点。“我感觉如果天津限制5万元以下的轿车上路,马路上至少能减少三分之一的轿车,而且能提倡理性消费,不要单纯为了有车而买车。”此外,网友“飘零的浪漫”在分析津城交通拥堵原因时,也提到了“公共交通问题,这个就不说了,地铁未修好,公交不完善,且费用较高。”“飘零的浪漫”希望,在这些方面政府部门能够予以完善。
专家观点
发展公交才是
根本解决之道
诚如零点集团指标数据业务总监张慧所说,上面数据的计算不敢说是科学的,但这些鲜活的数字至少说明,交通拥堵除了给众人带来焦躁和不满之外,还带来一些损失和额外的经济支出。
其实,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硬件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如快速路立交桥的新建、道路的拓宽改造、路面的整修等,对于政府来说,这些将是一笔巨额的投入。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王燕教授肯定了“拥堵成本”这一概念,她表示,城市空间毕竟是有限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光靠修路建桥去解决交通拥堵这一问题显然不行。如果按照网友的观点去抑制小轿车上路,那也不现实。
王燕教授认为,交通拥堵的根本解决之道只能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将部分靠开车出行的人群引流到公共交通网络中来。王燕教授提到了香港的例子,香港车也很多,但交通却并不太拥堵,就是因为其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再辅以其他手段,例如提高车辆购置费、中心城区行车时间限制、制定高价的停车费等,只有几方面结合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才能从整体上降低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