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了资源的多租户应用。通过业务的历史统计信息,配合业务/资源调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典型应用中,采用节能技术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将资源负载提高到80%,除去资源调度过程中的损耗,可以将资源的有效负载提高2倍。当前中国服务器保有量在200余万台,如果能够较为普遍的采用云计算节能技术,则可以降低65%左右的能源损耗。以服务器平均能耗200瓦/小时计,全年可节约160亿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葛洲坝电站2009年全年的发电量。
而在夜间,数据中心整体负载降低情况下,则可将空闲资源转入休眠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的节能运营。
三、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云计算,使计算与信息服务走向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让更多的人能够以低成本享受到我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服务,是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技术。
现代服务业是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个产业角度抽出的,它是一种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和垫带管理理念的一种新的服务业态,云计算正是上述所提的新的业态。可见,云计算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交集关系,一方面它属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其它工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做计算服务,共同形成全面的支撑关系,可见云计算作为现代服务业中一员可提供一切需要计算服务的请求。
现代服务业中各种计算服务都可以采用“云”计算的解决方案。云计算将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又会促进云计算服务的更大的应用和技术上进步。
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更快发展
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模式,其重要特征就是资源整合,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发展,为区域社会和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多年的建设,传统的无线城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个应用平台,积累的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平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形成多个数据孤岛,并且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管理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使我们能够有效整合计算资源和数据,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公众服务提供更好的平台。
对于中小企业,传统的IT模式需要在硬件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而没能在预期时间内获取相应的收益,将面临很大的商业风险;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则可能因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错失市场机遇。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可以随时根据业务规模,租借相应的硬件设备资源,可以灵活的适应业务变化,有效规避风险,更好的把握机遇。因而,云计算能够更好的降低中小企业风险,促进中小企业高效、健康发展。
降低区域信息化的总体成本
云计算通过资源整合、统一管理和高效的资源流转,可以有效降低区域信息化的总体成本,从而降低信息化门槛,使得更多的单位和企业愿意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降低投资成本。通常情况下,IT资源投资规划,往往是依照业务高峰负载时的需求进行采购,是一种负载最大化的规划形式。但在日常应用中,绝大多数时间里,IT资源的负载只有20%左右,导致大量的资源在低负荷中,被闲置浪费。云计算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IT资源共享。可以在保证数据隔离的情况下,实现多个业务对物理资源的共享,即在实现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因而,采用云计算方案构建数据中心,可以将IT物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有效降低物理设备的投资规模,是更为高效的投资规划方向。
其次,提高利用率,降低日常运营成本。在白天业务高峰时,IT物理资源负载较高。而在夜间,IT物理资源负载很低。但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IT物理资源往往需要不间断运行,由此,在夜间负载很低时,IT物力资源也耗费了大量的电能。云计算,可以实现有效的绿色节能。在夜间负载低时,能够实现业务的不间断转移,可以有效将业务转移到部分IT物理资源上,而将其他空闲的物理资源关机或转入节能模式。经过实际验证,夜间,云计算可将80%的业务转移到20%的物理资源上,从而节约70%左右的电能。
最后,降低管理维护成本。传统的IT系统,服务器分散,大量的计算任务在桌面进行,每个单位和企业都要拿出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IT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硬件维修、软件升级、修补漏洞、查杀病毒等,甚至个人电脑重装系统都要浪费大量时间。云计算通过资源集中和统一管理,降低了这些单位和企业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大量的工作都转移到后台由专业人员完成,从而有效降低了管理维护成本。
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云计算通过将数据集中存放,降低了数据在个人手中遗失或者泄露的风险。同时,云计算中心还采用了多种安全手段和容灾备份手段,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也不会被非法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