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国内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德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滕海强告诉记者,在德州,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也已经成熟,而且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就可以回避掉光伏发电转化率低、生产高污染、高投入以及并网、蓄电储存、大面积占地等一系列问题。光热发电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低成本,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从长期看具备发展优势。
事实上,太阳能光热发电比光伏发电的规模前景更大、潜力也更大已成为共识。目前,欧洲的撒哈拉沙漠、北非沙漠的整个高温热发电项目已经是供欧洲总用电量的50%以上,内蒙古、戈壁滩整个高温热发电项目预计将达到60% 以上。
而据有关行业人士透露,由于光热发电的技术、原料均是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国家将大力扶持推广,未来太阳能光热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规模有望超过光伏的水平,成为替代煤电的主要能源方式。在世界能源结构转换中,太阳能处于特别突出的位置。如果说20世纪是石油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则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太阳能的世纪。
从太阳能热水器到一座“太阳城”
“太阳城”概念的提出,是一个太阳能利用的崭新层次。
打造一座太阳城,就意味着太阳能在一座城市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发展和应用。 随着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举行,德州太阳城的名片更加耀眼,更重要的是大会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太阳城将迅速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在华夏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太阳能利用将走进太阳城时代。
把太阳能发展到城市层次,这也正是国际上利用太阳能的趋势。从大会的发起方――世界太阳城协会的诞生就可窥见一斑:1997年世界太阳城协会从联合国承认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太阳能学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由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发达城市组织的国际组织。协会发展迅速,并于2004年在韩国大邱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太阳城大会,通过国际太阳能城市之间的积极合作交流,改进能源效率政策,推动打造可再生能源城市。世界太阳能利用开始步入新的开端。
现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市场大国,“太阳城”建设国也已悄然起步。早在2008年,国家科技部就曾定河北保定市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许多城市也在太阳能应用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真正在国际上打响“太阳城”之名的却是德州。
德州市与皇明公司组团参加,并以太阳谷为依托击败了美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多个城市,最终获得了 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举办权。 2008 年2月,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德州市市长吴翠云接过世界太阳城大会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