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技术应用 >>
 
一面墙的奇思妙想:垂直空间给城市添诗意

时间:2010-05-28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婷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分享到: 更多

它可以是画布,供众多艺术家们涂鸦;也可以是站起来的“土壤”,提供花草生长的“养分”……在世博园区内,一面墙——这一垂直空间的基本构筑单元,经过人们的“奇思妙想”,竟各有妙用。这些创意之举给人们以启示:除了横向拓展之外,城市空间,竟也可以纵向开发。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给与人口集聚之间的矛盾,我们无法回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占总人口的46.6%,未来20年,这一比例还将提高到70%。当城市越来越拥挤时,垂直空间的艺术性开发和创意利用,或许能给我们栖居的空间增添几分诗意。

让绿化爬上城市墙面

花草不种在地上,能种在哪里?上海世博会给出了答案——种在墙上。世博园内,很多建筑都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概念,让墙体披上绿衣。世博主题馆东西两个立面,种上了5000余平方米的植物。在这两面植物墙上,整齐地密布着4种绿色灌木,世博主题馆仿佛穿上了一件靓丽的连衣裙。据了解,这一墙面,利用了一种叫做“立体花卉”的技术,它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变成容器,并把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土壤和肥料。然而,植物离开大地,又从何处汲水呢?不用急,植物墙里布满了湿度传感器,它能感应“土壤”的湿度,一旦湿度不够,传感器就“指挥”滴灌装置向植物供水。

钢筋水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幕墙,植物墙的出现,不仅让墙面变漂亮了,也开拓了城市绿化的“垂直新空间”。据透露,墙壁立面垂直绿化绝对低碳、环保,它可减少室内空调系统20%以上的能耗。夏天,植物墙利用绿化隔热、阻隔辐射,降低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到了冬季,它又可以降低风速,形成保温层。同时,墙面被绿化覆盖后,室内空气湿度可提高10%—20%。

专家点评:(钱宗灏,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在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中,植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据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推算,城市居民人均必须拥有60平方米绿地,才能获得最佳居住环境。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垂直绿化将成为挖潜增绿的新增长点。在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植物来“砌墙”已成流行趋势。在美国,一些别墅里,建筑师用植物墙来分隔房间;巴西人研制出了“绿草墙”,它以空心砖为主体,砖里面填了土壤和草籽,草长起来就是绿色的墙壁。在我国,垂直绿化技术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开展。目前在上海,绵延数十公里的高架路上下已出现了蔚为壮观的绿廊,但将垂直绿化大面积地推广到普通的住宅建筑上,仍需时日。以前,上海老房子的墙面上也长有爬山虎、常青藤等植物,但人们嫌脏、怕生蚊子,植被还没长起来就被拔掉。钱宗灏认为,“缓兵之计”是让居民尝试在窗台底下设置花箱,种植一些藤本植物,这也可以起到绿化墙面的作用。

像素墙扮靓公共空间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公共空间的艺术,张扬着城市的独特个性,是每座城市的一张“门面”。

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联合馆,就有着一堵300平方米的“门面”。它位于深圳馆,是深圳馆的外墙,墙上,“蒙娜丽莎”横卧着,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墙面上的这件公共艺术,叫《大芬丽莎》,是深圳馆最大的展品。远远望去,《大芬丽莎》的画面,其实就是顺时针旋转90度之后的“蒙娜丽莎”。当你忍不住走近试图寻找些许“破绽”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蒙娜丽莎”竟然由一块块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独立画板构成,总共999块。独立地看,它们犹如数码相片被无限放大后形成的像素;从整体上看,数码相片被还原了,眼前出现的是完整的“蒙娜丽莎”。999块独立画板,分别出自507位画工之手。“蒙娜丽莎”的一只眼睛,就由8块画板组成,她的嘴巴,由15块画板组成。每一块画板,都是色彩玄妙、风格迥异的抽象画。画工们的个性、绘画的技巧,被完整地保留在画板上。每块画板的右下角,也都有画工的签名和梦想:“我想成为画家”,“我想有一间自己的画廊”……如此一来,《大芬丽莎》不再只有蒙娜丽莎的微笑,它还拥有999块独立的画板,每一块都有属于自己的表情,这个表情,同样也属于中国和深圳。

专家点评:(朱其,艺术评论家)

把画面分解成像素再进行创作,是以美国画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派的典型风格。深圳案例馆的创造,是将这一架上绘画的观念首次运用到立体墙面上,运用到公共空间的创作中,这为国内公共艺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形式。在国外,不少城市都规定,市政项目或者社会项目的一部分,要拿出来从事公共艺术建设。例如美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达拉斯市,于1989年4月11日通过了公共艺术建设条例的法案,它明文规定:凡市政府的公共工程,都要拨出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

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较晚,目前还只是一些公共雕塑出现在城市角角落落。理想的模式下,公共艺术应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墙面空间的艺术再造,是一种新兴的公共艺术,但在中国,还并不多见。在中国的建筑墙体上,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广告灯箱和霓虹灯。城市的建筑,仅仅只满足居住、办公等功能是不够的,它应该同时满足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充满个性和创意的墙面画,让禁锢于狭小空间的人们放飞心情,也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一面墙的奇思妙想:垂直空间给城市添诗意 的资料
· 厦门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 十个镇区未来5年进入城区 [2016-06-06]
· 北京市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出行特征研究 [2015-08-27]
· 特大型城市的低碳城市空间和交通策略 [2015-08-27]
· 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整合和社会公平 [2015-08-25]
· 冯仑:立体城市,一场城市化的革命 [2015-04-27]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